进入长期关系所需的品质与长期关系对人生的意义

On

Update

如果人们想要进入和保持长期关系,他们需要具备哪些品质?无论是把这个问题输入Google这样的传统搜索引擎并找到一些专业的心理学文章,还是输入到ChatGPT这样的生成性人工智能,它们得出的答案都会给人这样一种印象:这个列表不仅很长,而且每一项品质都极具挑战性。以下仅是一个不完整的清单:

可信度(Trustworthiness)、兼容性(Compatibility)、情绪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沟通技巧(Communication skills)、尊重(Respect)、共同的价值观(Shared values)、情绪支持(Emotional support)、独立性和自主性(Independence and autonomy)、承诺(Commitment)、幽默感(Sense of humor)、妥协的能力(The ability to compromise)、原谅的能力(The ability to forgive)、有能力以健康的方式处理冲突、有能力在顺境和逆境中支持对方、无私的爱(Unselfish love)、给予关系上的保证、利用社交圈来支持关系、愿意分担长期关系中的工作和责任、基本的共情(Basic empathy)、为关系带来稳定的内在信心……

显然,这些品质都是正面的、积极的,也是值得向往的。拥有这些特质,不仅可以让我们成为更好的伴侣,也可以成为更好的人。

2021年,由Apostolou和Chrisoforou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了75个长期关系所需的品质,并且把它们划分为11个因素。按照从最重要到最不重要的次序排列,它们是:对我承诺(0.96)、做出妥协(0.92)、忠诚和值得信赖(0.91)、浪漫和敏感 (0.90)、给予我性满足(0.90)、有共同兴趣 (0.87)、与人相处的乐趣 (0.85)、积极向上 (0.84)、富裕(0.81)、与朋友和家人相处融洽 (0.71)、好的厨师/管家 (0.59)。括号内的数字标记了它对参与者的相对重要性。但要注意,该研究并未区分男女差异,而且一般来说就这一问题而言的性别差异是很明显的。

于是,通过科学研究和公众调查,我们便能为进入长期关系的品质得出一个相对客观的标准,人们甚至可以基于这一标准制定某种量化考核的体系,从而为每一个人的伴侣合宜性进行打分。当然,不需要实际这么做,我们也会知道,真实世界中的人肯定有人很适合做伴侣,也有的人则不适合做任何人的伴侣。也就是说,有些人并不会因为遇到“对的人”就会变成一个好的伴侣,他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是好的伴侣。

那么根据大五人格模型和依恋风格类型,什么样的人更适合做长期伴侣呢?显然,高宜人性、低神经质(高情绪稳定性)和安全型依恋是非常合意的。高外向性、高经验开放性相对合意但并不明显,因为低外向性可以通过社交技能和沟通技能的提升来弥补。至于尽责性可能没有什么关系,但保持跟伴侣相对一致的尽责性也是相对合意的。由于大五人格和依恋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已经由基因和童年经历决定了,那么一个人的伴侣合宜性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被先天因素决定的。如果一个人的先天底子不好,那么只有在后天付出强大的努力,才有可能达到一个差强人意的水平。

这里不会为如何提升自我提出一些实际建议,而是探讨一个哲学问题:假如一个人的伴侣合宜性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被先天决定了,或更具体地说,如果一个人的先天的伴侣合宜性很低,那么,他或她需要付出后天努力去改善自己吗?为什么不由着自己的天性来呢?这个人可以在一个接着一个的短期关系中不停地跳跃,或干脆就立志过一种单身的清教徒生活,这样不是对这个人来说会更幸福吗?毕竟,那中庸的和无聊至极的ChatGPT告诉我们,要不要进入长期关系是“高度主观”的,取决于“个体的视角、信念和价值”。

由于在我们这个时代,政治正确已经污染了人们的生活世界,我们就得小心,不要落入相对主义设下的圈套。先天因素当然没有价值观的对与错,但它们显然存在运气因素,而这些运气会带来生活上的幸福与不幸。出生在美国富人家庭跟出生在尼日尼亚相比,将会带来截然不同的人生。政治正确会告诉我们,出生在美国富人家庭跟出生在尼日尼亚并无高低之分,而是“高度主观的”。但如果人们能做选择的话,有几个人会选择出生在尼日尼亚?难道人们不知道生活在哪里会更幸福吗?

同样地,发现自己拥有低宜人性和高神经质,不仅会给自己的个人带来更为不幸福的生活,而且同时也导致了自己的低伴侣合意性。这样来看,假如我们把追求幸福视作人生的意义的重要来源的话,那么积极地改善低宜人性和高神经质便非常重要。在你说人格无法改变之前,在一项最近的研究当中,研究者测试了大五人格中的每一项特质的可变性,并且发现只要付出有意识的努力,它们大多数是可以改变的,但是难易程度有所不同。宜人性是最容易提升的,其次分别是神经质、外向性和尽责性。至于对经验的开放性,在研究者的实验中,被试的这种特质反而是下降了。人格的改变固然不容易,但是性能力、沟通能力、社交能力、幽默感等特质却相对容易改变。

幸福的来源因素有很多。学界普遍认为,人际关系尤其是亲密关系是幸福的头号因素。工作并不是头号因素,而且大部分的职业只是一份工作而已,而谈不上事业。近些年来,许多后现代主义者、女权主义者或浪漫怀疑论者提出,婚姻会给女性带来不幸而非幸福。然而, 这一观点完全没有根据,我在过去已经批评过这种蒙昧主义的认知偏误。2001年,芝加哥大学社会学家琳达·怀特等人出版了一本影响重大的书《婚姻的理由:为什么结婚的人更幸福、更健康、经济状况更好?》(The Case for Marriage: Why Married People are Happier, Healthier and Better Off Financially),已经对美国社会中广泛存在的反婚姻论调展开了集中的清算。遗憾的是,中文读者看不到这么好的书,因为中国大陆的出版社们乐于引进一些宣扬女权主义的意识形态化的东西,为婚姻辩护的有科学根基的书显得有些政治不正确。

近些年来发表的相关论文也基本上延续了“结婚的人更幸福”这一基本观点,只不过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更具体和细节的探索。有研究者发现,单身的人比身处坏的婚姻的人更幸福,但身处好的婚姻的人要比单身的人幸福得多。还有研究者发现,更幸福的单身人士更有可能选择结婚。这些结论并不让人意外。一项来自台湾的研究显示,婚后三年的幸福水平明显高于基准线,而在第四年以后虽然差别已不明显,但仍不小。而且研究者还发现,婚姻对女性的幸福感的提升要比对男性的幸福感提升得更多、更持久。在严谨扎实的科学研究面前,反婚姻的各种论调只不过是反智主义的毫无根据的意见。从历史上来看,西方世界上个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的反长期关系实验的徒劳尝试也已经失败了。

所以,凡是有条件的人,如果他们把幸福看成人生的意义的重要来源,那么也就应该选择进入长期关系,并且努力提升自己的伴侣合宜性。那些先天性的导致低伴侣合宜性的人格特质或依恋风格,以及后现代主义、女权主义和浪漫怀疑论这些政治意识形态,都不是拒绝参与其中的借口。实际上,那些声称自己是单身主义者或者只寻求短期关系的人,很有可能也具有低伴侣合宜性。

然而,这一建议对那些不把幸福看作人生的意义重要来源的人例外,而且他们所追求的东西就不得不跟世俗的幸福背道而驰。他们要么是那些遁入空门或发神贫之愿的人,比如耶稣基督或许多天主教神父。要么是为某些宏大的目标付出牺牲的人,比如立志送人类上火星的企业家伊隆·马斯克。要么是那些高贵的天才,比如康德。我相信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不符合这些例外情况。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评论

《 “进入长期关系所需的品质与长期关系对人生的意义” 》 有 3 条评论

  1. 「人格的改变固然不容易,但是性能力、沟通能力、社交能力、幽默感等特质却相对容易改变。」

    其实都很难改变啊…

    1. 是的,都很困难,不过那些东西要容易一些,因为有很明确的锻炼途径!

  2. […] 我在《进入长期关系所需的品质与长期关系对人生的意义》中对长期关系所要求于人的诸种品质已经有过讨论。根据一项研究,按照从最重要到最不重要的顺序进行排列:对我承诺(0.96)、做出妥协(0.92)、忠诚和值得信赖(0.91)、浪漫和敏感 (0.90)、给予我性满足(0.90)、有共同兴趣 (0.87)、与人相处的乐趣 (0.85)、积极向上 (0.84)、富裕(0.81)、与朋友和家人相处融洽 (0.71)、好的厨师/管家 (0.59)。财富因素排在倒数第三。 […]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