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朋友给我转发了《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众号上的一篇文章,标题叫《为什么你永远觉得自己不够好?》(以下简称《为什么》)。作者认为,心理学和自助文化一起构成一种社会控制的手段,它们给人们制造了对自身的焦虑,促使人们觉得自己还不够好,永远感到匮乏,当对自身的焦虑被制造出来后,写自助书籍的作家就可以卖书赚钱了。
在借用某社会学家的观点对心理学和自助文化进行一通批判后,作者给了一个颇具诱惑性的建议:
Knowyourself也许是中国大陆人气最高的高质量心理学向媒体——顺带一提,它最近的文章里广告越来越多了,甚至广告在文章的前面——最近它有一篇非常迎合独身主义者的口味的文章《#Selina说不会再结婚了#现代人的爱情还需要结婚吗,你怎么看?》,这篇文章引用了一个来源来反击过去几十年关于婚姻与幸福的关系的各种研究的科学共识。你可能猜测这个来源发表在了一本经同行评议的心理学学术刊物上。如果你这么想的话那就太天真了,那个来源只是一篇博客文章,而作者是一名旗帜鲜明的单身主义者。而且那篇博客文章也只是评论了一本哲学家写的反对婚姻的书而已。就这样,作者在结论部分就这样堂而皇之地写下了:“这么看来,婚姻与人们的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一边是海量的支持婚姻的科学文献,一边是某些独身主义的个人意见,然后结论就是不明确了。真是公允啊!这种手法也可以用来反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存在,反对地球是一个球,毕竟有些人的确是这么认为的。
我非常欢迎Knowyourself在它的文章中引用我的博客文章,并且本人目前并不介意我的观点被迫跟各种广告夹杂在一起。毕竟,人家的文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卖课程和卖产品。
以上两篇文章是两个例子,它们代表了某种时代精神,一个是拒绝成长,另一个是拒绝走出自身——总地来说,它们都是拒绝走出“舒适区”(人们在这个区域里感到安全和可控),这种拒绝跟更广泛的“躺平”文化联系在一起。这种氛围造成了中文互联网与英文互联网中的一个明显差异,并且弥漫着一种故步自封的气息。为了给自己辩护,它们要么反对科学,要么拿一些不入流的内容来充当科学结论。
我遇到过一个真的相信“占星学”的人,我询问她这种东西有无科学依据。她非常自信地告诉我,科学依据就是荣格的“共时性理论”——而这显然是荣格的污点。卡尔·罗杰斯晚年对通灵也很感兴趣,但后人更愿意忘记这件事。我认识的一位独身主义网友有次转发了一个动态,说单身的母老鼠与有配偶的母老鼠相比寿命更长,她显然觉得自己得到了科学的支持。而事实上对男人和女人的科学研究结论是相反的。
《为什么》的作者似乎比较了解心理学和自助文化,他引用了卡尔·罗杰斯和马斯洛的话,不过也有一些曲解。比如,拒绝自我实现的人并不是被看作“病人”。如果罗杰斯和马斯洛听说自己是在进行社会控制,可能会从坟墓里跳出来。
作者肯定没有认真读过罗杰斯,因为“更勇敢的做法也许是承认自己的局限,我不想变化,我就在这里挺好”(在我看来,这不过是一句心灵鸡汤而已),这跟心理学并没有太大分歧。罗杰斯说过:“The curious paradox is that when I accept myself just as I am, then I can change.”(”奇怪的悖论是,当我按照我所是的样子接受我自己时,那么我就可以改变。”)这意味着,当一个人承认了自己的局限,这是改变的起点。
分歧在于,当一个人承认了自己的局限,这个人觉得自己应该改变吗?人文主义与拒绝走出“舒适区”的中国当下的时代精神在此分道扬镳。此时我们已经无法从《为什么》获得更多东西了,它的结尾实在是不知所云。
不想变化,真的更勇敢吗?这可能涉及到了”勇敢“的多面性。我们会说,一个跳楼自杀的人很勇敢,但是如果这个人在困境中努力生存下去,也很勇敢,甚至更勇敢。二者都说得通。但是,一个自杀的人可能也会面临懦弱的指责,但一个努力生存下去的人并不会面临这种指责。对我来说,“不想变化”更接近自杀式的勇敢,而不是生存式的勇敢。不想改变,也许是勇敢的,但也许是懦弱的。但改变,一定不会是懦弱的。
让我们来设想一个例子。一位男大学生有社交焦虑症(在美国,该症状的患病率为7%),这意味着他一方面希望自己能轻松自如地面对他人,但另一方面他觉得自己做不到。如果他不幸地看到了《为什么》或诸如此类的东西,他决定心安理得地彻底放弃社交——可这对我来说就是一个不成立的句子。他顶多是一时半会儿暂时放弃社交了,但过一段时间又陷入了焦虑。克服社交焦虑并不容易,但治疗方法是改变,而不是告诉自己“我就在这里挺好”。
有的人也许还是认为他“就在这里挺好”,不过社交焦虑症位列《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中,这意味着这是一个实打实的疾病。当然,很多人对待身体卫生和精神卫生本来就有双重标准,而这显然是一种落后的观念。
同样的道理其实适用所有“舒适区”。当你觉得自己有一个舒适区,那就意味着你真的希望自己能改变,但是又面临困难。也许你一辈子都在舒适区里,但也许你成功地走出了舒适区。设想一个害羞的人、回避型依恋的人或低自尊的人,这些人的情况没有纳入DSM-5,很多人就是这样过完了一生。但各种研究表明,这些特性统统跟幸福呈负相关的关系。
今天我读了《华尔街日报》的一篇报道,讲述了现在美国中学生申请藤校的巨大竞争压力。一位女孩为了读理想的大学,从7岁开始服药来对抗焦虑,中学时饱受抑郁困扰(一度被心理医生要求每天不能学习超过两个小时)。这样的压力甚至超过了绝大多数中国未成年人。她很优秀,可最后还是没申请到理想的大学。她事后的省悟是:“所有这些压力都不值得。我希望尽我所能,但当我努力去拼的时候,不能再让我的心理健康受到进一步的伤害。”她的“舒适区”是过于努力地学习或工作,不知道如何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不知道参与生活中其他东西。她未来的改变与成长是发现自己真的意愿去做什么,只有这样她才能从中解脱。
看起来是否改变和成长的问题似乎切换到了一个人应不应该去追求幸福甚至“人生的意义”之类的问题,而我的答案不言自明。问题不在于是否追求幸福,而在于有的人以为自己走上了通往幸福之路。而在我看来,“我不想变化”肯定不在这条路上。罗杰斯说,一个人如果在相当长时间都没有改变和成长,那这个人就已经死了。这话不无道理。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