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活中的拒绝

On

Update

论生活中的拒绝

被拒绝是一种痛,几乎每个人都感受到过这种心痛,而且它所激活的脑部区域跟身体疼痛所激活的脑部区域是一样的。人在生活中主要会经历三种拒绝,分别是浪漫拒绝(romantic rejection)、社交拒绝(social rejection)和职业拒绝(professional rejection),而浪漫拒绝和社交拒绝又可统称为“人际拒绝”(interpersonal rejection),也就是生活中的拒绝。这篇文章将对生活中的拒绝做一个一般性的探讨。

浪漫拒绝

如果让一个人去回忆自己所经历过的最刻骨铭心的被拒绝的痛的话,首当其冲的往往是浪漫拒绝。有一次我跟一位高中时期的好友聊天,他虽然已经结婚多年,却还是告诉我说,自己对高中时期两段夭折的恋情感到耿耿于怀,因为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被分手了。这种未知的性质是浪漫的拒绝的常态,因为拒绝的一方往往不会告诉对方自己拒绝的理由,或者只是找一个善意但不真实的理由。我的一位女性朋友在读本科的时候拒绝过一个学弟的追求,我问她为什么要拒绝他,她告诉我,因为她觉得那个学弟“眼睛太小了”——当然,这个学弟并不知道事情的真相。

与其说在浪漫领域,拒绝的原因是未知的,不如说是不方便公开挑明的。此时,如果一个被拒绝的人想知道自己拒绝的原因,就不要去询问对方了,而是应该自己分析出原因,因为即便去问也很难得到真正的答案。而其实主要原因无非是那几类,有些是显性的,而有些是隐性的。

搭讪阶段,最多的拒绝原因主要是长相因素和行为因素。长相因素是客观与主观的混合。当年罗玉凤向陈冠希示爱的时候,恐怕没有几个人把这当回事,因为他们两个人之间的长相的差异可以被看成是客观的且无法弥合的。而一个男生将一个女生爱得死去活来的时候,这个女生在他眼中宛若天仙,但在别人眼中不过是一个很平常的人,而这里就是主观因素在产生作用。客观因素主要是在较大尺度产生作用,而主观因素是在较小尺度产生作用。长相因素对女生很重要,也就是男生关注女生的长相,女生关注自己的长相,这是人尽皆知的道理,不然女性也不会在美容护肤服装产业花去这么多的金钱、时间和注意力。而行为因素对于男生更为重要,也就是行为因素对一个男生的行动的成败至关重要,因为一个男生假若表现得自信、大方和温柔,就会大大提升搭讪成功的几率。

假如搭讪失败了,比如对方拒绝给联系方式或者没聊几句就离开了,你是不可能去问“为什么”的,因为这会是一个有些荒唐的场景。有时候对方会直接说明原因,而这是因为这些原因恰好是那些可以表达出来的原因,比如自己是个同性恋,自己已经有男友或女友了,等等。而那些无法表达出来的原因,比如你的长相没有达到对方的门槛,或者你看起来很怯懦,是自然不会挑明的。

在约会阶段,最多的拒绝原因往往是精神因素和物质条件因素。此时,双方开始了解在对方的长相和行为这些表面因素以下的东西,而能进入约会阶段也往往意味着自己在长相和行为方面“过关”了。精神因素和长相因素一样,它的意义在于双方的匹配性,而不是在于自己的特殊性。一个“凤凰男”(即那些在大城市出人头地但观念世界仍停留在农村的男性)跟一个大城市女子,一个物质主义的人跟一个并非物质主义的人,一个“小粉红”跟一个并非小粉红的人,在精神世界上可能会有巨大差异,这种差异导致两个人无法很好地结为一个精神共同体。物质因素对于男生同样更为重要,因为女性对男性的物质资源的重视程度要高于男性对女性的物质资源的重视程度。

在我们这个时代,约会变得越来越随意,这导致很多约会其实是无疾而终了。很多人在约会进程中觉得对方不错,但又还没有对对方升起闪电般的浪漫之爱,所以他们大体上愿意继续约会,但却不会主动邀约,而最后便停滞在了这里。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但最大的原因是以Tinder为代表的匹配App给人们带来了一种选择丰富的错觉。人们以为自己选择很多,所以用不着在当下做决定,结果却是错失很多机会。

于是,在约会阶段,恰当的时机很重要,表达自己的喜爱不能过早或过晚。如果真的对对方有浪漫兴趣的话,应该尽早表达这种兴趣,并且希望认真地进入约会的流程,这样可以让对方不会误解自己是去交朋友的,而且自己不是一个随意的人。但是却也不应该过早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因为对方可能还没来得及舒适地接受这种情感,这样的话,结果往往是自己提早“出局”。

在关系阶段,被拒绝的人就是被分手的人。这往往是浪漫拒绝里的三类拒绝里最痛心的,因为自己的自我已经在相当程度里投入到了双方融合的自我之中,而现在这个融合自我忽然被证明不过是一个幻象。如果说在约会中被拒绝是一个小型或中型交通事故,那在关系中被拒绝可能就是全身重度烧伤。

虽然在很多情况下被分手的人对自己被拒绝的原因心知肚明,但有些人仍然不知道为什么。比如,提出分手的一方可能会说:“这不是你的问题,是我的问题。”“我只是不喜欢你了。”这其实也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按照一位情感教练的说法,这些表面上的说法的根源都是觉得对方过于需求、缺乏安全感和自信。分手或离婚的话题需要做专题探讨,这里篇幅所限不再展开。

虽然典型的拒绝是浪漫拒绝,而典型的浪漫拒绝是最令人心痛的——比如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里所发生的事情——但并不是所有浪漫拒绝都是如此。比如,假如你的Tinder这样的匹配软件上“喜欢”了一个人,但对方没有“喜欢”你,这似乎也是一种拒绝,但显然不太可能会觉得因此觉得心痛。

最让人痛心的浪漫拒绝主要有三种,一种是我们在这里不会详细探讨的被分手;另一种是在friendzone式的拒绝,也就是你们已经有了很亲近的关系,你爱上了对方,但对方只是把你当成很好的朋友;还有一种则是一见钟情(love at first sight)后的拒绝。为什么这些情况会格外让人心痛呢?此时,双方要么已经形成了很亲近的关系,要么已经发生了单向的高强度的激情,而无论是单方面斩断亲密还是斩断激情,这都非常痛苦。在这些场景下,被拒绝就意味着将会留下一个黑洞般的遗憾来缓慢地填补。假如她(或他)也喜欢我,那该多好啊!

我曾经给一位朋友讲过自己几年前的一段love at first sight后惨遭对方拒绝的故事,她立即嘲讽我:“你这叫Lust at first sight(一见倾欲)”。虽然我不觉得她的话是真的,但可能还是点出了一部分事实。一见钟情几乎完全基于外表的,就此而言,一见钟情和一见倾欲似乎没有什么区别。但一见钟情的差异在于,当事人并不仅仅是欲求对方的身体,而是用毫秒级别的速度在自己的大脑里对对方的人格和整个精神世界形成一个想象,这个想象虽然是模糊的,但是却符合自己的理想。这个理想性就是浪漫爱情的特征,而单纯的欲望是不具有这样的特征的。

有些人在相处的时候如春风般和善,但拒绝起别人的时候仿佛变了个模样,下手非常迅捷,或者说不留情面。俗话说,“快刀斩乱麻”。虽然人们偶尔会给这种做法提供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比如这也符合被拒绝方的“长远利益”),但其实还是主要是出于自己的心理舒适感的需要。对被欲求的那个对象来说,单方面的浪漫兴趣也是一种困扰。虽然在浪漫领域中拒绝别人的人可能没有被别人拒绝的人那么多,但只要自己曾经拒绝过别人,就可以回忆自己当时的心态,这样也就不会觉得拒绝自己的人心狠了。当然,有些人的确利用自己的追求者来实现自己的其他利益,而这当然是不道德的。

社交拒绝

虽然最典型的拒绝似乎是浪漫拒绝,但在有些时候,社交拒绝是要比浪漫拒绝更刺痛人心的。在各个基本方面上,浪漫拒绝和社交拒绝都是非常相像的。社交拒绝的类型主要包括友谊拒绝,即你想跟一个人做朋友,但对方没有兴趣;活动拒绝,即你的朋友兴办了一次聚会,邀请了很多人,但是没有邀请你;团体拒绝,即你想要参加一个团体,但是被拒绝了,或者虽然参加了但自己似乎被孤立了。

相比于浪漫拒绝,我们很少看到涉及社交拒绝的讨论,但其实这个话题也很重要,而且在生活中经常受到忽视。人们经常在浪漫语境中感受到自己的行动的某种必要性,但是在社交语境中却未必会想到。我之前的室友在临近毕业才决定找一个自己很早就想打交道的人一起吃饭,而很多人更是可能从未在社交中采取过主动。说来这可真是一件吊诡的事情,尽管原则上社交搭讪要比浪漫搭讪简单和随意,但很多人还是没有把社交方面的兴趣实现出来。很多人过着孤独的生活,依赖着自己的电子产品。

被拒绝的反面是被接受,我们接下来从被接受的角度来展开讨论。

被自己所喜欢的人或者群体所接受,这种感受是相当令人难忘的。心理学家迪伦·埃文斯(Dylan Evans)曾经讲过自己的这样一个故事:

15岁时,一些朋友邀我加入他们的朋克摇滚乐队。先前的主唱在排练时非常好,但是害怕上台,不能在公众面前表演。而我正好相反,我声音糟糕,但一点也不怕出丑,正是一个朋克摇滚歌手所需要的!

第一次排练后,我们坐在一起筹划我们的音乐生涯。就在那时蒂姆告诉我他非常高兴我参加了他们的乐队。到现在我还清楚地记得他的话在我身上引起的强烈反应。一股暖流从胃里升腾蔓延,很快温暖了我的整个胸膛。这是一种从未感受过的喜悦。它是一种接受感、一种从属感、一种被一群引以为豪的朋友所重视的感觉。我被那种前所未有的感觉所震惊,一时不知该说什么。自那以后的许多年里,再也没有出现过完全相同的感觉,我也从未忘记过这种体验。(《情绪:一个极简导论》)

相信许多人都有这样的时刻。当有自己喜欢(平常意义上)的人告诉自己,他或她把我们看成朋友(假如我们不知道对方在滥发勋章的话),我们往往会感到欣慰和愉悦。而假如我们所爱着的(浪漫意义上)的那个人说他或她也爱自己,而这简直就是人生中最奇妙的故事了。我读本科的学校前几年曾经盛传过这样一个浪漫故事:一个男生在自习室故意“不小心”打碎了一个女生的玻璃杯,然后给她赔礼道歉并借机形成联系,这其实因为他喜欢这个女孩子,所以是以这样的方式来搭讪。而恰好同时,这个女孩子也暗恋着这个男生。这样一个浪漫故事,居然就成为了一个写进校史的事件。

有时候,被拒绝或被接纳的体验甚至会延伸到非常边缘甚至古怪的地带。曾有心理学家做过实验发现,一个人即便被3K党(美国的一个臭名昭著的极端右翼团体)拒绝了,这个人也会感受到刺痛感。有段时间我在玩一种32v32的战争游戏《战地5》,地点是太平洋战争期间的硫磺岛,我一路随扮演美军的队友登岛,并且一路攻至敌人最后的据点折钵山。游戏的最后阶段,双方的攻防战非常激烈,而我当时在驾驶F4U战斗机,具体任务就是飞往折钵山上空扫射和投弹,再飞回航空母舰补充弹药,接着又去折钵山,循环往复,有时候炸弹投下去能炸死好几个敌人。最后美军队伍获胜了,对话框里弹出了来自队友和对手的一片GG——“Good Game”的缩写,在欧服或美服,人们用这两个字母来表示自己很享受刚刚这场游戏,并且向大家表示友好,向对手表示尊重。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还有人夸赞“planes really help”(飞机帮忙很大),而这个夸赞让我高兴了好几天。即便是一次由路人组成的临时线上虚拟空间,我依然会感受到被接纳的愉悦。

我在美国交换的时候,曾经随一个社团去一个沙滩度假一周,而他们社团每年都会去那里。几个月前我在Ins上看到他们最近在沙滩的照片,于是我评论说,去年在沙滩的那一周是我在UVA最快乐的时光,而那位负责人则说我的存在对他们意义重大。这可能只是“场面话”,但确实把握住了人的内心。我参加的另一个社团的负责人也对我说过类似的话,虽然我自认为自己的实际贡献很小。我从她们身上学到了这一点,那就是如何用十分简单的语言和行动来提升一个团体的成员的归属感,但我自己也在这样做的时候,却从不认为自己是在说“场面话”,而是说出真实所表达的话。到这个时候,我才真正理解我在UVA遇见的那两位社团负责人的心态。

假如你对一个人很好奇,特别想跟那个人交朋友,而对方拒绝了你,即便这件事谈不上心痛,但同样也会让自己感到遗憾。几个月前我主动联系过一个曾经一起上过课的同学,对她很感兴趣(但跟浪漫无涉),因为我感觉她跟我在个性方面很相似,但是她对我爱答不理或根本就是已读不回,所以我是被拒绝了。其实,这种友谊的憧憬也存在着一种理想化,但这种理想化可能没有浪漫爱情的强度那么高。

但有时候,我们也不要被一个人表面上的冷漠所欺骗,因为这个人可能仅仅是出于社恐、害羞或者缺乏社交经验而表现出冷漠——这在中国人里面是很常见的现象——但内心深处并非如此。所以只要没有明确的拒绝,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主动并多次尝试,这并不是坏事。

在交友甚至浪漫的接触中,对于那些害羞或者社恐的人来说,一个很好的且常见的建议是:在谈话过程中,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对方身上,也就是投入全身心去更好地了解对方,这样就可以尽可能地少地注意自己,从而导致各种僵硬的表现出现。

在我过去的人生中,有好几个人跟我绝交过,其中有男有女,但我发现他们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具有某种无法言明的共同气质,或难以解释的精神状态,或仅仅是出于青春期的躁动和懵懂无知。我的一个高中同学给我发了条绝交的短信,而原因是有次几个同学一起在食堂吃饭,其中一位人说了几句批评政府的话,而其他人和我仅仅是附和了两句,那个同学就跟在场所有人绝交了。而最近的一次绝交经历则是,那个女生跟一个男生绝交了,而那个女生认为我跟那个男生是一伙人。被这些人拒绝是正常的,我们没有必要感到遗憾。

被拒绝的代价

在这一部分,我们不免要涉及的话题是,如何应对生活中的拒绝呢?相比上面的冗长的探讨,很多读者最关心的是这个,而且很多人可能直接滑动进度条抵达了这一部分。目前,本博客不是一个自助博客,我也还不是一个自助作者,所以要通过自助来提升自己的读者,最好还是寻找专业的自助读物。接下来,我将会提供一些现有的策略来展开讨论。

迪伦·埃文斯认为,一个过度乐观或过度自信的人更有可能成功:

心情好的人经常会高估自己在某项活动中成功的几率,而心情不好的人往往预测得更准确(这种现象被称为 “抑郁现实主义”)。你可能会认为心情不好的人会更好,因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准确的预测比不准确的预测更好。问题是,其他条件并不一样。如果你成功的几率很低,而你又心情不好,那么你对成功几率的准确估计可能会让你放弃尝试。然而,如果你的心情很好,你膨胀的成功希望可能会鼓励你放手一搏,最终你可能会成为幸运儿之一。如果白费力气的代价很低,而成功的回报很高,那么这种回报就会偿付给过度乐观。如果我们试图使自己的期望值更符合客观的成功机会,就可能会进一步降低它们的水平。而且,即使过度自信实际上并没有增加成功的机会,它也可能带来其他社会性的好处,比如吸引伙伴或激发信任。

这似乎是自相矛盾的。从一个方面来说,心情好似乎会让人变得不那么理性,因为这会让他们对成功抱有比客观事实更高的期望。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过于自信可能比实事求是更理性,因为有些奖项只颁给胆大的人。看来,情绪有时会表现出一种超理性,使纯粹的理性免于受到伤害。(《情绪:一个极简导论》)

总结来说,过度乐观或过度自信会让人们敢于尝试,以及给自己带来社会性的好处。假如自己去搭讪某人的成功概率为10%,失败概率为90%,那么,一个过度乐观或自信的人就敢于去尝试,而成功概率是10%,但一个实事求是的人、悲观或者自卑的人意识到自己失败的概率为90%,干脆就不去尝试,但这样的话成功的概率实际为0%。有10%肯定要比0%要好。

而且,这样一个过度乐观或过度自信的人要比一个缺乏这方面品质的人更有总体性的社交魅力。很显然,在搭讪的时候,同样一个人,如果他表现出过度乐观或自信,那么他成功的概率肯定要高于自己不自信的样子。纳撒尼尔·布兰登曾说:“有些人站着和移动着的样子,好像他们对自己所占的空间没有任何权利。”不要指望这样低自尊的人在搭讪时能有所斩获。

埃文斯的这一论证的关键是,搭讪成功的概率即便低,但回报很高;而搭讪失败的概况即便高,但代价却很低。这的确是事实,尽管很多不敢尝试的人或者犹犹豫豫的人并不是这么想的,很多尝试过却在长时间品尝失败苦果的人也不是这么想的。对拒绝的恐惧是很多人望而却步的主要原因。很多人很恐惧自己被拒绝的后果,但这些人一般也高估了这种后果。

我要补充的是,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被拒绝的代价的确是非常高的。假如不是在搭讪阶段被拒绝,而是进一步接触的阶段被拒绝的话,此时人们可以积累对对方的一定的真实的认识。在大多数情况下,积累得来的认识跟自己理想化的想象差异很大,此时人们要么逐渐停止了自己的浪漫之爱,此时的拒绝也就无所谓痛心或遗憾了,也就没什么代价;要么逐渐将自己的浪漫之爱跟新得来的认识进行调适并继续保持浪漫之爱,而此时的拒绝还是会带来心痛或遗憾的感觉,这些感受就是被拒绝的代价。但大多数搭讪都不会引向这种单向度的爱(unrequited love)。如果一个人陷入了单向度的爱,那么,此时就只有一条出路,那就是努力地让自己摆脱出来,并且克制身陷其中的诱惑,否则将长期使自己承受被拒绝的代价。

有些高代价的特殊情况则单纯是咎由自取的结果。真实世界中大部分单方面的情感挽回都失败了,而且这一过程也给自己留下了极大的动荡和痛苦。许多单方面挽回或陷入单向度的爱的人似乎陷入了某种习得性的自虐倾向,让自己无法摆脱似乎已经注定的命运。

有些人认为拒绝自己的那个人具有某种卓越的唯一性。比如他或她把我拒绝了或者跟我分手了,我以后可就找不到这么好的人了!虽然每个人都具有独特性,但笃定非某个人不行,这就纯属自己的主观情绪在负面意义上作祟,而不是理智。当一个人在向自己的朋友倾诉这样的想法时,那个朋友内心深处很有可能泛起了一阵冷笑。一般来说,“找不到更好的人”这样的观念并不符合事实,而且不过是反映了这个人此时已经陷入了痴迷状态。

然而,从一种对比的角度来说,如果我们把被拒绝跟不付出行动而持有的悔恨作比较,被拒绝的代价确实很低。拿前述的自己那个一见钟情的例子来说,我现在依然非常庆幸我当时付出了行动,而且行动也取得了初步成功,尽管后来便无法取得进展。这种自己做过尝试的欣慰感要大于曾经有过的心痛感和遗憾。同样地,在前述的那个我主动接触一位同学的例子,虽然我尝试多次最后证明此事没有希望,但我还是庆幸自己试过了。而一旦积累了被拒绝的经历,便更有勇气和经验进行新的尝试。在英语世界有这样一种说法,“being rejected will always be better than having regret”(被拒绝总比悔恨好),这样一种观点也得到了专家的认可:人们普遍认为错失机会要比被拒绝更痛苦,而拒绝就像是疫苗:它一开始是痛苦的,但它可以对未来的失望建立起免疫。

所以,被拒绝的代价可以是很低的,而且它也可以带来长远回报。这样,我们就必须拒斥当前中文互联网对“普信”的贬抑倾向。“普信”,也就是过度乐观和过度自信,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努力的方向。当然,假如同时也能让自己不那么“普通”,那就再好不过了。过度乐观和过度自信使我们敢于尝试并提升表现,而全面的自我提升则在总体上提高自己的作为一个浪漫伴侣和好朋友的价值。所以,过度乐观和过度自信是一种战术,而全面的自我提升则是一种战略,或者一个人要永远进行下去的事情。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评论

《 “论生活中的拒绝” 》 有 17 条评论

  1. 理解不了,太复杂了。感觉像是海王攻略。

    不过我对绝交的那段倒是很感兴趣。你所说的无法言明的共同气质,或难以解释的精神状态。

    你的描述,让我有一种感觉,他并不是在和你交往,而是在与某种更宏大的东西作伴。你们二者不过都是它的触须,所以他自然的亲近你。仅仅是因为你绕过了他的心理防火墙。

    而因为很小的小事,让他意识到你们二者并非同类。就像是杀毒软件被惊醒了一样,把你驱逐出他内心的地盘。

    所以哪怕是一句无关紧要的赞同,一句附和,就足以让双方关系彻底崩溃。

    我有一定的好奇,你觉得这种深入内心的社交,和普通的社交之间的区别在哪?并非是融入集体,而是融入单独的个体。

    1. 关于共同气质或精神状态,我想到的一个词是“做作”,或者情绪不够稳定,但这样写在正文里似乎不合适,就没有写。

      你指的是真正的朋友 和 泛泛之交 的区别吗?这个区别不是很明显嘛哈哈哈。交流的时间更多,聊的话题更深入对方的私人世界,等等。

      当然,这肯定不是海王攻略。

      1. 做作吗?换一种理解,就是不自然的伪装?我是这样理解这种在特定圈子中社会化不足带来的状态的。

        如果说,他们的主要目的是排斥和脱离圈子,那么可能就很好理解了。因为有的圈子确实是令人觉得不舒服,我推测是断交是由于打破了安全区,也就是说,交往本身是隔离圈子影响的基石。而与圈子的认同,构成了对内心的攻击本身。

        猜测啦喵,这种认同相当于将对方刻意隐藏的部分产生曝光的可能性喵。

        1. 感觉有些人是因为圈子有关,比如自己把某种信念看得非常重要(比如政府、某个明星、或某个企业如华为公司是不能让人批评的),但是这种信念在别人看来非常可笑。

          有些人倒不是因为圈子,你就没有经历过被绝交的事件么,当然有些是明确宣布的,但更多是不明确的自动斩断联系,你去找对方可能还会冷冷地理你,但完全不复从前,也不会再主动找你。有些事情完全不知道自己哪里惹到对方了,这些人的特点就是常人说的心思很重,或者情绪稳定性不好之类的。

  2. chicken 的头像
    chicken

    有时候害怕拒绝,是否可以理解为社恐的原因之一呢?

    1. 对于有些情况来说,应该是这样的。可以尝试在谈话的时候把注意力集中在对方身上,多了解对方,少注意自己。

  3. 不uuuu 的头像
    不uuuu

    希望作者不要是被逼迫地出了这篇文章,虽然我在上上篇文章下的回复可能或多或少有这个意思,非常抱歉。如果说我的回复不全是为了杠,而是同时想要带给他者某种增进的话,我要表达的是人在做决定时(不去谈恋爱)并不全是意识形态的理性因素在主导,对女生来说,同时也有在生活中对原生家庭失望的感受在起作用,使得她们倒向此类理论;对可能比较偏向incel价值观的男生来说,背后可能也有被女生拒绝的感受在影响。所以我一开始其实是因为作者对女权的批评而关注这个号,我也认为那些文章展示了许多我此前不知的面向,很有收获;但同时我也在思考着不要让这种收获变成一种自己站在道德高地上审看她人的快感,那么我会觉得当我带着抵触的情绪试图去看那些不打算谈恋爱的女性在网络上的发言时,我多少知道了她们可能偏激的想法底下或许不被反方体察的情绪。当然我不是说我就因此认同了她们,我还是挺膈应的,但是我的理性的确多少要求我保有这么一些灰色地带。我认为如果想要带来对这些反方的改变,就不能只是就理论而谈,还应该尝试去解释持有这些理念的人所处在的生活情境。毕竟你也难去保证自己就不会爱上一个这么样的女人。但是这不一定是作者你的规划和你写这些文章的目标,我理解。

    关于被拒绝,其实我有挺多被拒绝的经历。稍微比作者在文章里提到的程度要重一点,去到的阶段要靠后一些,但也没有说去到了分手啊、离婚那样的程度。当然在我们决定去追求谁谁谁的时候,我们都会有理性上的幻想和期待,对方是个怎么样的人,甚至说自己要去怎么爱对方。但是落到更为深入的实践中时,的确多少牵扯出一些不为理性所压制的感性上的波澜,比方说妒忌。那么即使我们特别有理性,感性上却缺乏对这些弱点的抵御经验的话,也容易搞砸。这个你呈现给对方的形象当然也不是你在理性上所期待的自己的形象。要是你碰巧遇到一个爱你也体谅你的女人的话,那么这些缺点或许可以在一段好的亲密关系中有些许修复,但更多可能还是需要个体自己的努力去克服,也可能无法克服。所以即使人没有好运碰上这样体贴的伴侣,至少要试着去规避,避免落入那样极端的处境,也期盼这些能与追求的行动本身有调和、有提升,而不是变成非此即彼。

    以及有时候我的确碰到一些小粉红情侣。两个人都是小粉红,爱情该有的“幸福”他们都有,只是精神境界上我不耻。的确会有一种妒忌的感受,干脆不要这些精神境界好了,可能选择机会更多。但是有时也会想到像这样的爱又真的是自己想要的吗?至少这不会是一种我想处于的精神境地。所以我们有时候就是会拒绝一些爱情的机会嘛,对吧。就是在这个抉择中,你就会看到爱情好像不是生活中的唯一。我们需要的是精神境界和爱情,而不是缺一样以换另一样。那么这两项其实都是围绕着你的主体在进行。

    那么我就有了一种去安慰被拒绝的人的方式,就是追求者当然会尽力去展现自己的方方面面,但是理性和感性并不总是和谐一致,反省自身或多或少是有些感性上做得不好的地方,而这些做得不好,也是你在过去那个情境中所能做的最好的选择,当你有了这次失败的经验后,你就会有比以前更多的判断力,有了让自己不重蹈覆辙的可能性。因此你的个体在此种意识下,去实践,可能会给出一个更令自己满意的自我。你有机会看到自己的改变,能够评判你的现在与过去的人只有你自己,这是无可否定的,当然这也可能是永无止境的。

    1. 关于你所说的“她们可能偏激的想法底下或许不被反方体察的情绪”,我在我自己关于离开女权主义并成为批评者的心路历程那篇文章中讲到过了,在更早期的几篇文章里也强调过这一点,只是在其他带有批评性质的文章里没有提及这方面。这不代表我把这些方面给忘了,只是一个人不能在每篇文章都要像免责声明一样把同样的事情强调一遍,因为每篇文章各有自己的主题。

      关于小粉红情侣,他们当然可以很幸福,因为精神共同体的意义仅在于双方的匹配性,而不在于自己的特殊性。比如周小平和王芳,虽然幕后的故事不知道,但是如果说他们的关系质量超过大多数中国人,我也不会感到惊讶。而且按照现代人的观念看,中世纪的人的观念相当愚昧,但肯定还是有很多幸福的伴侣。所以政治观念主要是对个人的个体性有意义。所以如果你碰到一个小粉红女生,我倒不觉得这是拒绝爱情的机会,因为你们即便在一起也可能不幸福。不过,也有一种可能性,那就是小粉红“启蒙”了发生了改变,或者你停止了思考,虽然不会成为小粉红但至少安于现状了。人要改变自己的意识形态很困难,但是浪漫爱情是一个契机。很多小粉红就是爱上了一个人后发生了改变。

  4.  的头像
    匿名

    说的好,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要认识自己,找到或者说磨合出自己和所处环境的平衡关系。就算是智识,社会身份,生活环境类似的人,所持有的观点和生活方式也可能是很不一样的,我一直把其看作个体的价值取向。人看重什么,就会潜意识里做什么方向的思考和指导自己的行为。
    我对你的身份和阅读还是很感兴趣的,虽然更感兴趣的是你自己的经历和思考,以及你的价值追求。简而言之,我愿称你为一个好人~

  5. 不uuuu 的头像
    不uuuu

    很感谢你的两次回复!其实这些思考还不完全是我自己的创造,而是从李厚辰,陈嘉映,梁文道这些网上做节目的人那儿听到的,基于我对他们的理解,加入我观察到的事例,并用自己的方式去说出来而已。但我的心头好其实是艺术电影,特别是欧洲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些,就不报菜名了哈哈。

    1. 为什么你现在的头像跟前面的那个回复的头像不一样?这是系统导致的错误还是?

  6. 我对这方面体察不是很敏感的说,对我来说印象深刻的是开诚布公的背叛。
    那种,你失去价值了,但是我欢迎你来参加我和我妻子的婚礼。这样的。
    唔,这可真是暴击。
    不过后来分析更像是某种雄性竞争,那个女的是我朋友,然后被他勾搭上了,然后叫我和那个女的绝交。唔,真黑心。

    1. 这个人的控制欲和不安全感就太高了,感觉关系可能会出问题。

  7. gigachad JACK 的头像
    gigachad JACK

    “在这些场景下,被拒绝就意味着将会留下一个黑洞般的遗憾来缓慢地填补”。我喜欢这个比喻,回想当初被狠狠地拒绝后,晚上躺在床上的感觉就像是发高烧时一样,感觉自己被一种无形的力量给吸住了,挤的自己喘不过来气,也无法挣脱,泪如雨下。我怎么就没想到黑洞这个比喻呢?
    说起来浪漫爱情,我觉得没有那么复杂,回想之前的幸福时光,你问我为什么觉得对方好?我也不知道,只是觉得和她在一起很开心罢了,那种纯粹的开心,没有其他。

    1. 哈哈哈比喻只是一种语言游戏,你可以找到更好的比喻。我觉得大家在面临拒绝的时候所体会到的情绪或心境应该是一样的。

      嗯嗯,我觉得处于这种纯粹的开心就很好了,有些人可能会更深入的地思考或研究这种纯粹开心的来源,可能得来的某些结论会破坏这种纯粹的开心。但我感觉二者并不冲突!

  8. 松易涅 的头像
    松易涅

    这篇文章很好。“拒绝”和“失败”不仅存于社交关系中,还可推而广之。我最近也发现,尝试后的失败总好过放弃后的后悔。失败不可怕,看待失败的态度反倒十分重要。失败可以带来应对经验和反思后的醒悟,这比失败本身更重要。不做就必然不成功,但做了还有成功的可能性!我也曾单向爱恋过某人,被拒绝之后,迅速而彻底地调整了态度,走出了不良影响,也由此发现,换一种看待“被拒绝”(或“尝试”)的态度,视野豁然开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了解 心的道理 的更多信息

Subscribe to get the latest posts sent to your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