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代哲学和宗教到现代心理学和经济学,众多知识人对金钱和幸福的关系的探讨很容易留给我们这样一种印象:金钱没有那么重要,至少没有人们想象得那么重要。如果说古代哲学家做出这样论断仅仅是出于自己的直觉的话(苏格拉底曾经感叹市场上有那么多自己不需要的东西),现代心理学和经济学给我们提供的有实证支持的结论就更值得我们注意了。
我过去在探讨收入饱和点和美女的物质主义倾向时,便已经讨论过相关问题。这里我们更为直接地探讨物质主义生活方式这一话题。对于有教养的人来说,物质主义生活方式可以用声名狼藉来形容,但可悲的是,为什么真实世界中还是有那么多人对此趋之若鹜?当我来到江浙地区生活了一段时间后,就能明显感觉到这里的人的物质主义倾向,有些人在社交媒体上所展现的物欲已经到了令人发指和恬不知耻的程度。生活在这样的氛围里,就连我这样的对物质主义非常警醒的人,偶尔也会感受到某种要“跟上潮流”的压力。
从古至今,为了搞清楚金钱与幸福的关系,不同时代的知识人或者学者对此付出了大量的艰辛。要说那些追逐物欲的人真的没有意识到事情的真相,似乎也不大可能,那么他们会忽视这一真相呢?可悲的是,许多有着文科背景的人,一谈论与此相关的话题,就会开始谈论什么资本主义、异化之类的宏大概念了。可以想象,这些人并不会因为善于谈论这些东西就可以改善自己的生活。
什么是物质主义生活方式
根据美国心理学会词典,“物质主义”(materialism)指的是“一种强调追求和获得物质产品和奢侈品的价值体系,通常被个人视为衡量个人价值和成就的标准,往往以牺牲道德、心理和社会因素为代价”。当然,中文里的“物质主义”和“唯物主义”是两个词,而它们在英文里是一个词。作为一种价值观而不是哲学观,一个物质主义的人把获取物质产品被放在了个人生活中的首位,并且破坏了获得人生意义的其他途径。
要判断一个人是否掉入物质主义陷阱,我们就必须知道这个人是不是秉持着这样的价值观。有些人的消费流水相对身边人较高,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个人是一个物质主义的人,因为很有可能此人很深刻地把握到了生活的真实意义应该来源于何处。就此而言,较高的消费水平只是一种习惯而已。比如,对一个身家上亿的人,购买iPhone 15 Pro Max还是iPhone 15,实在是没有什么区别,不能说买了iPhone 15 Pro Max就是物质主义的,而是要看这个人是怎么生活以及怎样看待生活的。这里就涉及到一个认知误区。许多人认为富人一般是物质主义的,但实际上,大部分顶级富豪都不是物质主义的,因为他们依然奉献于自己的事业,也就是把工作放在生活的第一位,把工作视为人生意义的主要来源。至于物质上的享受只不过是一种习惯而已。有的顶级富豪甚至没有多少拥有奢侈品的迹象——比如史蒂夫·乔布斯。
当世界首富伊隆·马斯克被问及自己是否幸福时,他是这样回答的:“可以肯定的是,一个人要想完全快乐,我认为你必须工作快乐,爱情快乐。所以,我想我是中等幸福的。”他说这段话时跟女友格莱姆斯才分手不久,所以这句话指的是他此时工作快乐,但爱情不快乐。无论如何,他压根就没谈到金钱。当然,顶级富豪不显摆奢侈品,或者不公开谈及钱的重要性,似乎只是在公共场合的一些场面活。这也许是有意的,即面对媒体时让自己显得自己像是个普通人。也有可能是无意的,即他们的确忽略了某些重要的隐性因素。毕竟,很多实际上物质主义的人,在公开场合也会说些要节制物欲之类的场面话。所以,这时我们就得观察他们的生活了。
无论如何,大多数物质主义的感染者都是中产阶级,甚至穷人也有可能染上这种病毒。
物质主义生活方式百害而无一利
虽然有些人会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价值观排序,你要尊重别人的生活和命运。但是从心理学角度来说,物质主义生活方式却被普遍认为是一种糟糕的生活方式。关于物质主义和幸福的关系的各种研究都表明,物质主义与更低的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相关。
美国心理学家蒂姆·卡瑟是一位研究物质主义的专家,写过一本书叫做《物质主义的高昂代价》(The High Price of Materialism)。在接受美国心理学会访谈时,他被问及物质主义是否有积极后果,他这样回答:
我们从文献中了解到,物质主义与较低的幸福感、较少的亲社会人际行为、更多的生态破坏行为以及较差的学业产出有关。它还与更多的消费问题和债务有关。在我看来,所有这些都是负面结果。
但是,对于一个依靠消费为公司带来高额利润、为国家带来经济增长、为政府带来税收的经济/社会体系来说,与物质主义相关的消费和过度消费可能会被视为一种积极因素。
我们在这里只需强调,物质主义与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呈负相关的关系。而且物质主义者由于缺少亲社会人际关系,也导致他们的人际关系质量不佳,而人际关系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因素。可见,蒂姆·卡瑟的结论就是,物质主义对于个人福祉来说没有任何好处,而只是对宏观经济有好处。但是,只有作为社会现象的物质主义才会对宏观经济有好处,一个个人的物质主义当然就谈不上了。
美国哲学家丹尼尔·海布伦提到:
我曾经与一个非常不幸福、支离破碎的家庭相处了一段时间,这个家庭体现出所有物质主义生活方式的迹象——工作是为了尽可能多赚钱,钱则被花在豪车和其他社会地位的象征上。购物是他们的主要休闲活动之一,家庭成员中有一名年轻女子甚至认为自己是“购物狂”。家中大部分人在谈论起他们觉得非常重要的话题或任何有实质内容的话题时总是茫然若失,他们的生活中也不常出现深刻或有内涵的对话。家庭成员彼此孤立,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
然而单独来看,他们每一个人都是招人喜欢的好人,他们的核心价值观都很健康,与其他人没有什么分别。他们都很关心自己的家人和其他熟人,毫无疑问,他们也很重视践行一些基本的美德,如诚实、公平、善良和忠诚。他们珍视个人取得成就的回忆、与家人共度的时光和其他人生中有意义的事情。
其实他们很有可能只是在追求经过大众文化所认可的人生目标,而且这些目标唾手可得。可能他们从来没有想过,除了单一的对于金钱、财产和地位的追逐之外,人生还有其他受人尊敬的可能性。于是乎,他们选择了能够满足自己欲望的生活方式,却丢失了真正在乎的东西。这次相处经历令我灰心丧气,因为我意识到自己也身处这样一种令人深切失望的文化之中,这种文化迫使我们全力去追逐一种与自己价值观严重不符的人生。
丹尼尔·海布伦:《幸福:一个极简导论》
在海布伦的叙述中,我感到他接触的这一家人似乎失去了某种我们叫做“灵魂”的东西。物质主义生活方式会让我们失去人生中更重要的事情,尤其是与他人的深度联结。实际上,一般认为,幸福的最重要来源就是那些有意义的人和事物,尤其是人际关系。
我们要想到,从古至今的各种幸福理论似乎都没有把物质财富看得很重要,其中许多都倾向于贬低物质财富对幸福的贡献。我在《存在一个收入饱和点吗?》已经对时下热门的收入饱和点理论做出过介绍,这一理论认为收入在达到一个饱和点以后便不会再对幸福造成任何影响。在心理学意义上,“物质主义”这个词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贬义词。
我们可以把金钱比作行动自由,你越有钱,你的行动自由就越广。有了钱,你可以在大城市买大房子,也许可以找到更漂亮或者更帅气的伴侣,也可以去南极旅游。但很显然,多出来的海量选项并不必然给你带来幸福。你虽然有了更多的行动自由,但人的生命有限,你只有可能涉足其中的少得可怜的部分。物质主义的人有了一点行动自由,便恨不得最大程度地利用这种自由,但到头来并没有给自己的生活带来好处。
接下来我们探讨真实世界中的一些相关现象。
金钱与亲密关系
我在《打烂一手好牌:为什么一些美女错过了好的亲密关系》中已经指出,美女更容易试图用自己的美貌和年轻去换取男人的金钱。这里我们再深入探讨这样一种策略会带来什么不好的后果。
我们要先牢牢把握住亲密关系的基石有哪些,一般来说,它们包括但不限于:信任和诚实、沟通、尊重和接纳、情感亲密、承诺、身体亲密、共同的价值观和目标、支持和鼓励、共情、相容性、独立。实际上,但凡心智成熟的人在考虑这些因素时都不会想到钱这个东西。
假若一个人看上另一个人,并且主要是看上那个人的钱,那么我们马上就能认识到其中的问题所在——这种关系不仅缺乏真实的基石,而且很有可能会让所有本该具有的基石根本不存在。假如一个女人主要是看上了一个男人的钱,那么她几乎肯定没有想到要跟这个人产生精神联结;而如果这个男人也很清楚这个女人是看上了他的钱,并且接受这样一种对待,那么他就只会把这个女人看成是满足欲望和向身边人显摆的工具。这样一种亲密关系不是真实的。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当这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会发生什么情景,除了谈论一些生活琐事,那就是单向利用女人的身体了。
这样就会造成权力的失衡,有钱的那一方拥有更多权力。当然权力的失衡本身未必是坏事,而问题在于有权力的那一方是否会把善良地把权力运用到好的地方。恐怕可能性不高。这种失衡的状况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大,因为女性的容貌在变化,年龄在增长。这种状况可能带来很多具体的后果,比如双方缺乏亲密感、缺乏激情、缺乏承诺,缺乏深度的精神联结,而男方没有动力来维护关系。这怎么看都是一种虚假的亲密关系。
此外,如果不考虑权力的失衡的话,双方的物质财富相差悬殊给亲密关系的运转带来的问题其实并不是钱本身带来的,而不是双方的不同的阶层意识带来的精神品质的差异带来的。所以这可以归结到双方的价值观的不相容性,而不是单纯的财富差异。譬如,许多女人都知道,跟“凤凰男”谈恋爱或者结婚可能会带来可怕的后果,但是一让这些人想一想自己能否跟物质财富明显好于自己的人谈恋爱或结婚,她们的脑子就不清楚了。实际上,“下嫁”和“上嫁”这两种情形的后果几乎是一样的。许多人渴望通过婚姻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但婚姻必须自身以自身为目的,而不应把婚姻达成实现其他东西的手段。无论如何,如果你的约会对象或者相亲对象甚至是浪漫伴侣暴露出物质主义的取向,那么我建议你跟这个人到此为止,千万不要步入婚姻了。
我并非“门当户对”观念的拥护者,尽管这的确符合现实中的大部分情况。假如双方的物质财富相差悬殊,但精神品质相近的话,而且更有钱的一方能够善意地使用自己的权力,那么这种关系仍然可能是一种美满的亲密关系。
金钱与职业
相比于亲密关系,职业这个话题更难以讨论,因为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差异很大。不过对于市场经济条件来说,丹尼尔·海布伦的看法应该是具有普遍性的:
我们必须首先提醒自己的一点就是,没有人会平白无故给一个没有认清社会现实的年轻毕业生一大笔钱,却不要求对方付出血肉的代价。金融、法律或其他高薪领域会提供薪资丰厚的初级工作职位,那是因为雇主不得不付出这么多钱。没有一个正常人会愿意贡献一周80小时的时间在一个半虐待环境下劳心劳力地从事一份根本无法令人满足的工作,除非这人特别绝望,或者工资特别高。工程师或许是个例外,他们获得高薪是因为毕业时已经具备强大的工作技能,但这也是因为他们在学校期间已经付出了大量心血。……假如你不偷不抢,运气也一般,那你只有两条致富道路:一是在吸血行业里拼命工作换取高薪,因为别人不愿意做这种工作(如法律界人士);或者在你真正擅长并且充满激情的领域拼命工作(如史蒂夫·乔布斯)。反正除此之外,很难想象一个正常运转的市场经济体系还能如何分配高额薪资。为什么要支付顶级薪水给某人只为了让他从事轻松有趣、可以偷懒的工作呢?
丹尼尔·海布伦:《幸福:一个极简导论》
那么,我们这里也就把职业的选择粗略地简化为两种类型:一种是高薪,但辛苦;另一种是一般的薪水,但较为轻松并较为稳定。毫无疑问,在今天的中国,前者的典型代表是私企的“996”,而后者的典型代表是各种“体制内”。
大多数时候,人们不会在这两个极端之间做出选择,因为人们一般至少在本科初期就要做出决定,而在真正求职的时候已经不面临这种选择。在现实情况中,人们遇到的情况是,有好几个选择,有一个选项薪水更高但……,而另一个选项薪水较低不过……。毕竟,如果两个选项薪水有别但其他条件相同,那这简直不构成两个选项,只有傻子才会选择钱少的职位。于是,选择的本质就是钱究竟有多重要?更多的薪水是否值得我同时付出的代价?
假若抽象地谈论这个问题的话,我们的讨论空间不大。我在网上看到过一个极端案例,一个人要在回中国继承家族企业和在美国大学里进入终身轨道教职之间做出选择,网友的讨论稍多倾向于留在美国——考虑到中国人的物质主义取向,这一结果让我感到意外。我在这里只能给出一个模糊的建议:如果薪水较低的选项的薪水已经超过了收入饱和点(根据2023年的一项研究,这一饱和点的在欧洲的位置是个人年收入35000美元),而薪水较高的选项要付出损失生活的惨重代价,那么似乎没有必要去选择牺牲自己的生活。
比如,996工作的薪水虽然较高,但这种工作模式会导致自己只有一天时间来维持亲密关系的运转,而一般来说这是不够的。想要维持亲密关系的正常运转的话,每天晚上都应该有闲暇,更不用说还要维护包括友谊在内的其他人际关系了。而追求亲密关系则往往需要花更多时间。我在这里甚至还没有提及处理其他生活琐事和发展爱好所需的时间。
那些在吸血行业工作获取高薪的男人们也应当注意,假若有一个女人来投怀送抱,那么一定要考虑这个女人是不是仅仅看上了自己的钱。搞不好当企业在吸你的血的同时,还有一个女人在吸你的血。
当然,如果只是把996作为一种人生短期的经历,这或许只是短暂的痛苦。尤其是迫切需要钱来完成一些大项目的情况,比如想要移民。有些人就是在这些吸血企业里赚到了足够多的足以做到财务自由的钱,他们就离开了,提前退休了。当然,这同样是以牺牲了较为年轻的年纪的生活为代价的。
财务管理和投资
我认为,每一个人都应该在财务管理和投资方面接受培训,或者进行自我教育。选择几本好的自助书籍会是好的开始。我们这里只是从摆脱物质主义的方面进行探讨。
我在前面已经多次讲过,摆脱物质主义并不必然意味着消费数量的绝对减少,也不是说去过着一种清贫的生活。比如你真的很喜欢苹果公司的产品,真的对Vision Pro感兴趣,并且对新技术非常热忱,那么你去买一台的话,这就跟物质主义就没有什么关系。当然,假如这击穿了你的钱包,这诚然是另一种不幸,但这也不是物质主义。有的人就是喜欢喝拿铁并觉得美式咖啡难以下咽,那似乎没有必要省下那点钱。
不过,只要开始有意识地存钱,那么这一般也是摆脱物质主义的努力。由于复利效应的存在,早年时期的存钱的意义尤其重大。一般来说,透支信用卡和消费贷款是很不好的习惯,这几乎肯定意味着你在购买超出自己必要使用范围内的东西,并且可悲地承担起债务。一个物质主义者的典型消费状况是,这个人会购买一大堆没有必要购买的东西,而且把拥有这些东西看成是幸福的主要来源。
摆脱物质主义指的是不再把物质财富视为衡量美好生活的标准。这意味着,冲动型消费、炫耀型消费、跟风型消费、攀比型消费等非理性消费类别必须被坚决革除,因为只要有这些类别的消费存在,就意味着你无意或有意地把物质财富当成是美好生活的标准了。在冷静下来反思后就很容易明白,你往往并不需要这些东西。你可以扪心自问这样一个问题:如果这项花费只有你一个人知道,你还会花这笔钱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一般都不要再买了。
你的三个室友都在用iPhone,你拿着一台红米手机,你感觉自己面子过不去,所以也想买一台iPhone,尽管你对iPhone跟Android手机的差异的了解十分有限,而且也说不出为什么iPhone就是好。这就是一种典型的物质主义的消费。当然,有些人深刻地理解了iPhone为什么就是好,而自己就是需要它,带着这样的态度去购买的话,就可以说是正当的选择了。
对于普通中产阶级来说,还有一类消费同样需要坚决革除,那就是奢侈品消费。由于奢侈品的代名词就是显摆、浮夸和没有实际意义,而且几乎每一个奢侈品都有平价的替代,那么最好要像远离毒品一样远离奢侈品。奢侈品的特征跟毒品很像,它能够带来短期的愉悦,于是有了一个后就想有第二个。当然,对于富人阶层来说,购买奢侈品几乎只是打个响指的功夫,只要他们在购买奢侈品时其实对这些东西并不在意,那么这也不属于物质主义的范畴。
投资是每个人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因为只要操作得当而且运气不差,那么便可以看到自己的钱包的数字像魔法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而且不需要自己付出什么心力。钱多了,就有更多时间去跟有意义的事物建立联系,而不是成天忙着赚钱。如果有能力进行美元投资的话,我建议所有人都应该考虑购买指数基金。只要有了存款,就可以开始投资了,不必在乎多少。同时,对于储蓄、债券、保险和股票的分配比例,人们也应该有一个清楚的规划,并且每隔一段时间把实际数额调整到设计的比例上面。
结论
人们常说,当今的社会和文化氛围,尤其是社交媒体,使得人们遭受到物质主义的强烈影响。只要看看各个相亲贴就知道,物质主义对中国年轻人的支配已经达到了何种可怕的程度,而居住在江浙地区的人受物质主义影响尤其严重。我认识的一位移居美国乡村地区的人告诉我,自从她来到这里,就已经没有什么物欲了。
大多数人都被环境所裹挟,而只有少数人有可能保持清醒。我有一位朋友有时会给我转发我们共同认识的一个人的物质主义社交动态,并且我们会一起予以嘲笑。其实,我早已屏蔽了所有我的社交媒体中暴露出严重物质主义迹象的人。当然,这些人也大可嘲讽其他人手上没有钻戒,没有LV包,没有奔驰宝马,没有养一只可爱的猫,更没有一个超级有钱的男朋友。仿佛这只是两种价值观的冲突,而并无对错之分。但实际上我们今天已经很有把握,这并非简单的价值观的平等对立,而物质主义的确糟糕至极。其实,许多人在理性上都很清楚物质财富对于自己幸福的作用是多么有限甚至会产生副作用,但他们还是对之趋之若鹜。难道我们作为个人的价值就是这么可怜,只能被迫对丑恶之事随波逐流吗?难道我们作为个人的价值以及每个人的美好生活的价值,只能由金钱来衡量吗?难道我们真的没有能力,让正确的理论进入实践吗?对此,我还没有完全失去信心。
里面一些论点我很喜欢,来自海布伦和财务管理部分内容。
但是更多的仿佛来自于一个空洞,对别人生活的关注,镜子在你那儿,我却看不到它。
如果要我说的话,那就是他已经是了,没必要改正。特别是从外部去纠正。当他们需要的时候,内心会提醒他们怎么做的。什么样的土壤诞生什么样的东西,什么样的痛苦诞生什么样的渴望。我觉得,我自己是土生土长的江苏人,我能理解一些心态,并且不去阻止他们的作为。我有过和他们一样的愿望,遇到过和他们一样的困境。
通过遥远的东西去理解一种错误,虽然是对的,但是是不切实的,他隐约知晓自己的错误,但是沉溺于编织的梦幻中。除非他请求你切实的解决办法,否则为什么要打破幻影呢?从现实来说,就好像把课堂上打瞌睡的学生敲醒,逼迫他疲困的大脑去思索一切知识。但是,这种高位者的“善”意,他真的愿意接纳么?
是的,大多数情况不能,这里面原因可能有很多。其实心理咨询里面有一个共识,咨询师不能逼迫一个人去接受咨询,而要等到这些人自己主动去参加咨询,才有可能发生改变。而这注定只能是少数人的情况。所以只要能让几个人产生共鸣,我就已经能心满意足了。
我的回复有点偏题,请多担待。
确实的说,但对于是否物质主义的心态是很难甄别的。
在我买iphone12pm之前,我一直在用安卓的手机,从充话费的赠品到过时的旧产品。当我得到最后一台华为的时候,也是我最痛苦的时候,我觉得也许是联系着的,因为用这个手机事实上在家人中受到一种挪揄的玩笑,但无疑是对我是一种讥讽。
不管怎么说,用华为的时候我的猫丢了。我一个月几乎不吃,喝的也很少。直到我下决心买了一台switch,这时候,很难说到底是对奢侈品的盲目追求,总之,是一次巨大的实用性赌博。
【我的经济状态一直很健康而贫穷,有应对一切未来风险和挑战的储蓄,但是没有额外消费的结余。俭省的,当然,总有一些感性的意外支出,譬如原神上消费大约2300真的出乎我的意料。但是考虑到每月约一百的月卡,又显得合情合理。】
我更多的会考虑,一个消费是否由感性的冲动构成的,一种欲望式的幻想。显然,不管是switch,还是iphone,最初是由美好的幻想构成的,只不过在运用的偶然中,得到了质的升华。激发了天赋,或者迸发了这种偶然性。
并不是每个拥有switch的人都会因为游戏而翻开一本厚厚的哲学书,或者在拥有这些书本前思考剧情间深蕴的内容,更多的人用它打足球篮球,或者来一局赛车。
或者,因为iphone的情绪记录,而去更多的关注心理学的知识。
但是关于它们的初衷,可能实质上是为了逃避巨大的痛苦,因为事实上,我在买之前对苹果并不了解,我只是出于一种不想用充满广告,强制升级的心态,可能还有对显示的需求。
还抱着一种不切实的希望,希望通过这样的手机来融入社群。
而对掌机的需要,可能是想找一个麻痹自己的东西,我甚至不知道里面有什么样的游戏。
啊,反思的结果,也许是即使其它人没有,我也会购买…
但是很难不把别人挪揄的话语考虑进去,事实上,我依然无法分清社会和个体的界限。我家里就有年年换新的果粉亲戚。通过事物来彰显自己的身份。而我在一次维修和出售并更换iphone14plus之间,也选择了同等价位的维修,从某个意义上来说,这个决定很愚蠢,因为同样的钱,我不仅有一个屏幕和背壳玻璃裂开的12pm,还可以获得一个全新的14plus。也许三摄比双摄看起来更高级?也许担心别人嘲笑我的落魄?同样一个决断,总是纠缠不清的。
如果一个产品,只是纯粹的产品,特别是一类快消品的时候,也许消费的目的可以很明确的看出来,但是当一个耐用品,跨度达到了数年的时候,这件事反而充斥着迷雾。
一开始看的比较偏题,其实你的主题是金钱和幸福的关系。藉此来批判物质主义和功利性以及和其无关的幸福幻想。不过我陷入了物质主义的界限上。进入一种内里的反思,我是否和物质主义脱离,是否能够摒除物欲。这可能和我第一时间想到的问题有关,我一直在纠结买这些东西后的挪揄声。在反思自己是否过于喜好奢侈品。
所以一开始的回复也是在抱怨不应该直勾勾的批评这个问题。也在一直阐述我和这些产品之间纠缠不清的关系。
在一般意义上,iPhone和Switch都算不上奢侈品(除非很穷),只是说这部分消费是不是必要的。比如对于每一个大学生来说,一台笔记本电脑几乎是刚需,那么买一台五千块钱左右的笔记本不会有人说是在浪费。不过花同样的钱去买iPhone和Switch,或者像你一样在原神这种游戏投入两千多,有些人就会觉得这不太值了,毕竟这不是每个人的刚需,但确实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奢侈品;但是同样这些人却可能觉得花几千买衣服鞋包很值。这部分需求是特异化的,需要每个人自己做决定。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一个人是不是有要改善或者提升财务状况的决心,或者有赚钱的决心,如果你觉得现在很好,而且这种状况持续下去也能应付未来生活的开支的挑战,那么我没有看出这里有什么问题。当然,下次再遇到维修和换新这种选择而且成本相似,还是可以记住教训,以后做更明智的选择。
个体的特殊需求么,在这里这倒是一个艰难的词汇了。可能反而复归你的主题,在普遍的物质主义中,那些没有必要的东西为何存在。
个体的需求的无法实现和对融入整体的一种满足感。我分不清楚我在说sw和iphone时带着忏悔还是耻辱的情绪。因为这对于整体是一个无法容纳的缺陷,一个多余的部分。当然,对于我这个个体来说,可能是一种美的达成或者满足。
对于奢侈品,如果周围的人拿着1000-2000,至多拿着5000的手机时,你拿着12000的手机确实会觉得这是一种无实感的奢侈品,与自己的身份并不相符,并且挪揄和暗讽我对物质条件的过多享受。当然,他们宁可花更多的钱玩手游也不愿意花2000买一台switch。
作为整体,对个体充斥着不切实的诉告,强迫的要求趋同。在这种状态下,知识,思想,都有了不可避免的形而上(抽象)化的迹象,开始脱离事物的本质。这时候共同的事物作为载体应该是一种高效的,而且不易冲突的。
我和我妈因为华为手机和她对任正非的崇拜吵过好多次了,后来她去买手机,发现华为4000-6000,红米2000,坚定的开始支持小米了。并且再没和我吹嘘过任正非。
举出这个事例来说明真实事物对认知影响的重要性,和共通性,所以这些没有必要的物质仿佛又好像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
华为的溢价是相当严重的,当然苹果的溢价也很严重,但是苹果的溢价所能带来的体验要远超华为,从任何理性的角度来说,接受华为的溢价是很不理性的。如果确实认为switch和iphone对自己的生活非常重要,那么何必在乎别人的眼光?我妈之前买车一直想买宝马/奔驰/奥迪,但我知道她出纯粹是为了面子或者为了别人眼光买的,她自己根本就不懂车,后来经过一通劝告买了辆丰田———事实证明这的确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所谓的华为和苹果溢价的对比,但是只从功用上去讨论是非常不合适的。因为这两个品牌旗舰机的定位和功用的关系没有其传递的价值取向更有关系。甚至这个个旗舰机的定位也可以放在品牌定位和调性上讨论。在已经充分竞争的市场里,这两个消费品品牌的消费者看的并不是完全是功用的部分,必须要考虑价值观和个人的审美倾向。
啊雀氏,听说华为折叠屏两万多,大概在社交上的溢价吧。
那这样说其实是相反的,物质主义不在于价格而在于溢价。当然,其实更大的实质是一种奢侈和贪欲的精神。
我收不到回复的通知邮件啊喵。
你这个回复被系统收入垃圾箱了,可能这是收不到通知邮件的原因。
三星折叠屏手机在美国市场有几个很有趣的commercial。这是其中之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P65EJKIUwM
也许会是一种有趣的设备。主要是看购买者是不是真的对这种技术潮流动心了。
感谢分享,给我启发很大,“如果这项花费只有你一个人知道,你还会花这笔钱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一般都不要再买了。”而且这句话阐述摆脱物质主义。
谢谢!
马斯克曾经在卖掉paypal后的一段时间也过了段纸迷金醉的奢侈享乐生活,后来他觉醒了,他觉得他这样聪明有才智的人不应该止步于此,后来就有了spaceX和特斯拉的故事,虽然这两个都是他花钱买来的,但是经过马斯克之手才发展壮大起来的。。。由此可以看出,他对于物质欲还是有很清醒的认识的,在个人价值和物质欲对比之下,他更追求个人价值。
他那本传记应该会很有意思,我还没来得及看。如果他真的在Paypal以后就开始单纯享受“财务自由”了,全人类都要为此感到惋惜。你提醒我想到,中国人对于财务自由的梦想似乎也很有可能不单纯是对精神自由和闲暇的梦想,而夹杂着一定程度的物质主义欲望。
中国人对于财务自由的梦想似乎也很有可能不单纯是对精神自由和闲暇的梦想,而夹杂着一定程度的物质主义欲望。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个思路可能刚好说反。把实际上大多数人对于这件事情的动机和手段搞反了。
博客的 RSS 链接似乎失效了
您好!我之前把博客迁移到子目录了,目前中文博客的RSS地址是:https://stephenleng.com/cn/rss
物质社会,唯心主义的人过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