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出平庸时代:创立一套完全不同的教育、艺术和科学机构

如何走出平庸时代:创立一套完全不同的教育、艺术和科学机构

On

Update

“天才”指的是具有极高度创造力的人。在今天,我们不能说没有天才,但是却很稀少。比如,今天我们活着的最好的哲学家是哈贝马斯、齐泽克和阿甘本,但是这几个人跟基本处于同一时代的康德、费希特和黑格尔相比,则有如云泥之别。假若提供一份我们今天活着的最好的作家的名单,相比以前某些天才辈出的时代,这份名单也是让人失望的。几乎人类活动着的各个领域都是如此,只是商界似乎是一个例外。

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平庸的时代。虽然平庸时代有可能占据了人类历史上的大部分时期(比如欧洲中世纪早期),但是我们今天却需要尤为注意:人类作为一个类,其所积累的艺术和智识成就的量正处于巅峰,但是这个时代却没有出现几个天才。

关于“为什么”的问题,人们已经有了很多回答。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显然是现在的教育和研究体制在本质上只适合大多数人,而不适用于少数天才。假如我们看看天才的成长史的话,就不难发现其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许多天才在学校里过得并不开心,而他们的成长历程往往经历着同教育体制的对抗。

尽管近些年来,世界各地的一些教育学家或心理学家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从幼儿园到博士,各种改革措施都被提出,尽管只有少数措施真正得到某种程度的落实。这些措施也许取得了些微作用,但总体效果并不能让人满意。而且,整个教育体制似乎在总体上都在朝相反的方向发展。比如在美国,臭名昭著的DEI办公室以及大学校园里流行的各种权利运动和政治正确的风气,都跟尊重才华的要求相反。这些趋势表明,现有的教育机制并无法让自己形成一种尊重天才的氛围。

那么,我们要如何走出平庸的时代呢?我们是应该等待命运的垂青甚至是神意的眷顾,还是应该自己付出努力呢?既然抵抗平庸和培养天才的办法就是维护和提升创造力,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时至今日,我们不得不推想:假如正规教育和科学机构已经做到了自己所能提供的全部——这是很有可能的——那我们就只有另想出路了。

我认为,我们现在需要建立一套创立一种完全不同的教育、艺术和科学机构,而且迫在眉睫。

现有的教育和科研机构在本质上是平民性,而非天才性的。这种性质也就导致这些机构成为了阻碍天才出现的罪魁祸首。现有的教育机制在本质上没有能力让自己尊重天才。如果一套机制是为大多数人设计的,那么它必然就不可能哪怕是兼容培育天才的使命。许多精英教育机构也采取了某种分级措施,它们给予某一群遴选出来的较优秀者更多的物质支持和更自由的选择条件,但受限于这些机构的总体环境,这些措施几乎没有培育出天才,而只是培养出了人才。天才需要一个截然不同的环境。

新的这套培育天才的机构的主要任务就是寻找天才,并且尽可能地为他们的自由学习提供支持。我把这套机构称为“天才学院”。

在理想情况下,进入天才学院的申请者主要以年轻人为主,但各个年龄段的人都有可能。这些人大多已经接受完了正规的基础教育,而没有完成基础教育的申请者也需要在正规学校完成以后才能进入(一般来说,基础教育指的是初中及其以前的所有学校教育。)不过,这套机构本身不提供正规教育的功能,也就是不会开设类似高中和大学的任何课程。

为什么它不开设课程?因为对于天才来说,基础教育以上的知识都是可以自学的,不需要进入实际的课堂。其实,大多数人才也是可以通过自学就能学习高中和大学课程中教授的知识的。而假如他们认为自己有进入实际课堂的需要的话,他们可以参加某个网络课程,或者到跟具有合作关系的学校或大学去听课。所以,这样一套机构最好开设在一个靠近比较好的传统教育资源丰富的地方,尤其是要靠近至少一所好的大学。

在进入天才学院后,申请者便成为了天才候选人。他们的大部分时间都是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自由探索。学院要做的主要是提供各种支持,在某些情况下提供指导,并且提供充分交流的自由环境,帮忙安排举办社交活动,邀请外部人士来演讲,等等。

不过,学院要尽可能减轻自己的存在,也就是只是在天才候选人需要提供支持或者指导时,机构的人员才会主动上前。但某些指导会是强制性的,比如法律方面的普及和某些情况下的心理咨询,尤其是要对某些具有反社会人格特征的天才候选人进行干预,以免机构培养出“邪恶天才”。

学院要有意地培养一种良性的精英主义意识氛围,同时要坚决抵制政治正确的影响。政治正确肯定有害于创造力的发挥。

天才学院没有固定的学制。个例与个例之间可能有很大区别,但大多情况下不会超过十五年。当一个天才候选人完成了人类精神领域的一个重要突破,那么这个人也就可以从机构毕业了。这个突破的形式,可能是几篇论文、一本专著、几张专辑、几个视觉艺术作品、一本或几本长篇小说、一家富有前景的初创企业,等等。

机构不提供传统意义上的学位,成功毕业的天才候选人可以获得一张证书。当然,有些候选人没能提供出成果,或者成果没有达到相应标准,他们也可以选择结业而不是毕业。机构可以推荐这个人到正规教育机构继续学业,或者推荐到企业去就职。

候选人是否交纳学费以及交纳多少,这取决于当地情况。比如,如果是开设在美国的话,学费可以相当于或者低于本科院校的学费。如果是在德国的大部分州,则不收取学费。同时,机构也接受政府机构的拨款,而且政府理应给它拨款。但更重要的是,机构需要得到各大企业以及各位富人的捐赠,以建立一个基金会来维持学院的运作。

天才学院的开设必须吸引全世界的目光,以让更多民众意识到它的存在。只要它开始存在并运转良好,在社会中也会自然而然地开始形成一种尊重天才的个体性的风尚。人们将逐渐意识到,正规教育只适用于普罗大众,而不适用于天才,而天才的成长并不需要正规教育。普罗大众将会逐渐承认,天才是一个跟他们截然不同的群体。人类未来的精神领域中的尖端方面的发展可能将取决于他们。

当然,天才学院并不会跟正规教育机构争夺资源,它并不是要取代正规教育机构,而是要跟它并行运转。

一个天才学院的设立将是人类走出平庸时代的唯一办法。虽然我个人在任何意义上都不是天才,但我愿意为天才的培育事业付出我的整个人生。我愿意做这样一个机构的创始人之一。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评论

《 “如何走出平庸时代:创立一套完全不同的教育、艺术和科学机构” 》 有 14 条评论

  1.  的头像
    匿名

    能想到如果是你创办的话这个机构该多有魅力。

  2. 放羊寻找天才,筛选后搞贵族教育

  3. 可是,我们为什么要这样一个机构呢?
    或者问,我们为什么需要天才呢?

    以我自身的视角看,是厌恶平庸?还是需要天才来激励自己?最天才的人当然是已经死去的人,这样你就很难找到他不是一个完美的人的佐证了。

    天才的定义是否就偏向于感性了呢?乔布斯认为天才比普通精英也只是多了10%而已。可正是这一点点的区别让他们取得成功。这时候天才是不可思议的感受,来激励着人。

    或者对于天才的定义是过于的理性的,以社会的名誉来计量?那可能最愚蠢的国王也要比一个数学家来的伟大。

    同时,如何不保证他们泯然众人呢?并不是没有人这样尝试过,详情你可以搜索有关超常儿童的关键词?可能有一些关于此的研究。有个不知道什么的数据说超常儿童的出现率是1%。

    然后,我们可以谈及创造力,和天才的社会关系。
    创造力在面对大量训练的人面前并不占据优势,甚至可以说,比那些经过的人反应慢几拍。

    在当下一个,生产力高于创造力的时代,天才也许并不是那么适合,没有敝帚自珍,天才的创造力也就发挥不出用途。人的智慧结晶比不上获得流通的知识商品,思想已然毫无意义。

    假设,光刻机技术当场开源,那需要的反而是考霸,而不是擅长举一反三的人。

    其次,天才大多极度依赖于他的特殊智力来作为生存能力,在一个扁平的商品社会,一切都由商品可以解决的矛盾,天才只能是少花销一点钱而已,而为之耗费的脑力不成正比。

    我觉得从生物的角度也会抑制其大脑的发育。

    只有商品不能解决的东西,才华才有意义和作用。那么当天才被划定一个价格时,我想到了applevp,我想这是一个天才般的产品,但对于10倍的价格,似乎大多数人并不能去理解。

    苹果似乎调整了出货计划,从80万台降低到40万台。显然苹果高估了大家对天才的重视。

    在这样的社会基础上,我们已经预见到了社会矛盾的到来,但是我们依然不能阻止熟练工比天才更占据生产优势,就像猴子更擅长割椰子一样。

    天才的社会关系我本来想谈对其刻板印象的低情商,但是发觉自己不甚了解,只能从,依赖于特殊智力,和社会关系的矛盾中,用最不明确的方式回答这个问题。

    工作中,常常也遇到打压思考的情况。不过不想过多赘述了。来自人的阻碍在实践领域中是最糟糕的,充满了各种弄臣诡计一般的阴谋。正如最近听到小仙女在二游用户画像中的阴谋一样。

    1. 你谈到很多相当重要而且有启发性的话题。我觉得对普罗大众来说,天才最重要的作用,除了他们带来的精神领域的创新改变了这个世界,其次就是激励作用。我想很多人在读中学的时候会把几个天才人物视作自己的偶像。当然由于现在反智主义和平民主义流行,很多人不乐意见到天才,尤其是那种不循规蹈矩的天才。

      在很多领域,以后的时代可能的确没有以前的时代那么需要天才来进行重大突破。

      Apple Vision Pro 是不是一个天才般的产品,我现在也还不清楚,不过这似乎主要是集体劳作的结晶,背后没有一个天才人物的支撑。苹果的前几代iPhone和Ipad之所以成功,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乔布斯这个天才的个人魅力,眼下苹果公司缺乏这样的人。特斯拉和Space X能走到今天,主要也是马斯克的孤注一掷,当然他可能也带来了一些破坏。目前可以知道的是,马斯克似乎并不能给Twiiter/X带来魔法般的效应,毕竟天才也是有自己的活动领域的,不会在所有领域都会有所成就。

      世界上的大多数机构本质上都是阻碍创造力的,所以很多大企业也在努力想办法。初创企业一般具有创造力,但是在坐稳了位置后往往也停滞了。

      1. 不敢吭声 的头像
        不敢吭声

        相比天才,现在需要媒体给大众喂点好东西吃。只有大家的道德和审美提高了,才有足够多的好人能支持和干出来对人类整体更好的事情。要不然,天才要么被埋没,要么被滥用。天才不是关键问题。

      2. 等到**人被赶出埃及的时候,哪怕是摩西也已经晚了。耶和华也只能帮他们分开海路前往耶路撒冷。
        (我没读过,可能不一定对)
        (顺便主动加一个屏蔽,算保险吧。)
        所以我想,也许你说的这个时代需要天才是对的,到了真正需要的时候就来不及了。可是那时候需要什么样的天才也很难说。

        1. 这里不用屏蔽什么东西,不就是犹太人么。摩西是领他们出埃及的人。

          是的,现在的问题是我们不知道假如有天才的话,这些人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我们无法想象这些事情。

    2. 是啊,需要么?《诗经》的草根化令人「指点到今疑」,因为这样的草根化在后来的漫长历史中从未再现。

  4. 不敢吭声 的头像
    不敢吭声

    系统工程啊。这个可能阶级没太固化的地方或者很能支持不同生活方式的地方试试。并且感觉天才也不是人类的答案。人文领域没什么新的东西可写了,现代生活方式也消耗掉了人的时间和精力,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多样性越来约差。科学领域搞出来点新东西,感觉也并不能改变整个人类个国家和地区的不平衡。因为资源和话语权并不是公平分配和利用的。个体理想的想法根本不能有效作用在群体的决策上。日本人民也反对核污水排海,但是不耽误东电和日本政府真的实施排海。全人类有良知的那群人都反对,但是全球也不乏科学机构,政府等支持或者默许排海。天才不仅没有土壤,就算有土壤,可能不会让其有能左右既得利益者的影响力。有私产就有恶,旧有不公平。搞天才还不如全球消除贫困来的实际,对人类的品性培养有好处来的多。本质并不是东西不够用,而是有影响力的群体不会允许富余的资源给到对自己利益低位无益或者有损的地方。或者说生产力够用的时候,应该考虑的是提高大多数人的道德感,让人类更加幸福。现在和过去相比,也更不需要天才。需要的是提升大多数人的道德,让世界上一部分还没成为真正的人的人能当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

  5. Lorne 的头像

    以下是ChatGPT给的答案。
    首先,让我们明确一点——人们总是倾向于怀念过去,觉得过去的时代天才辈出,而现在我们活在平庸中。这种怀旧情结几乎是人类的天性。就像我们总觉得以前的夏天更温暖,冬天更白雪皑皑,甚至冰淇淋都更美味。事实上,这种感觉更多的是一种心理错觉,而不是客观现实。

    你提到康德、费希特和黑格尔,当然,他们是无可争议的哲学巨匠。可是,请注意,他们在自己的时代也并不是一开始就被普遍认可的,他们的伟大更多是由时间来检验的。现代的哲学家,如哈贝马斯、齐泽克和阿甘本,可能还没有经历过同样的历史过滤过程。我们需要时间来判断他们的影响力和重要性。

    至于文学,今天的作家当然也很出色。问题不在于缺少天才,而在于信息过载和快餐文化。我们被大量的媒介和信息轰炸,很难静下心来品味真正的文学瑰宝。现在有许多优秀的作家,他们的作品可能需要时间才能被广泛认可。

    要走出这种所谓的“平庸时代”,我的建议是:

    培养耐心和深度阅读的习惯:这需要读者愿意花时间去理解和欣赏复杂的思想,而不是追求速食文化带来的瞬间满足。

    鼓励独立思考和创新:社会应当更加重视教育和创造性思维,而不是仅仅追求考试成绩和职场效率。

    重视艺术和文化:一个社会的伟大在于它对艺术和文化的投入,而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或技术进步。

    反思怀旧情结:认识到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天才和成就,不要盲目崇拜过去。

    记住,平庸不是时代的标签,而是我们如何看待和评价这个时代的结果。让我们多一些耐心和深度,或许伟大的时代就在眼前,只是我们还没有发现。

    1. 目前各大Ai,如果按照通常方式直接输入问题的话,它们的回答一般是中庸而又四平八稳的。不过文章学跟这个不同,写文章往往是从一个角度或几个角度深入下去,虽然最好也要把事情的全貌记在心上,但是写作的时候是不必过多考虑平衡性的。

      ChatGPT说更多是心理错觉或者更准确地说,认知偏误,这肯定是有道理的,但我觉得这不可能不是客观现实。它需要时间来判断,用专业术语来说,就是作品需要一个经典化过程,这也是有道理的,但今天的很多评论家也很有信心,觉得21世纪的这些作品不太可能成为跟以前的经典可以相比拟的经典。

      当然,Chatgpt的几个建议是很有道理的。

  6. 我羞于讨论这个问题,因为我自小就坚信社区和众创会是所谓天才的掘墓人。自然,看着众创一天比一天民粹化我理应动摇,可是我不能立刻开始相信一个我不理解的东西。
    确实「天才也是有自己的活动领域的,不会在所有领域都会有所成就」,然而「领域」本身亦是强加的因素。如果允许这样的无穷递降,如果天才只是断断续续的光点,这些闪光何以只出现在少数人之中?
    「激励作用」自然也是有的,可惜「把几个天才人物视作自己的偶像」只是迷信,迷信在一定范围内当然是有激励作用的。《乔布斯传》是我在一家心理咨询机构难忍呕吐看完的。
    如果「改变世界」的是不世出或不被理解的力量,这也就是人们皆服膺于自己不理解的东西,这是暴君的美梦。

    1. 所有人肯定在某种意义上都是可以改变世界的,只是天才的作用方式比较独特。比如,爱因斯坦就是在物理学的防线上炸开了一个大缺口,然后其他人从这个缺口冲进去。炸开大缺口也不一定只有天才才能做到,大语言模型似乎也更多是集体劳动的结果,而这肯定也是一个天才般的产物。

      把天才和暴君作比较的确很有意思,不过好在大多数天才都跟政治保持了距离。暴君的话,我想起的一个例子是拿破仑。不过我也不觉得这些人是不可理解的。

  7. 英雄所见完全同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了解 心的道理 的更多信息

Subscribe to get the latest posts sent to your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