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最近一位朋友告诉我,她本来是回避型依恋,但是在跟前男友恋爱时仅仅用了四五个月就从回避型依恋(dismissing)完全彻底地转变为安全型依恋(secure)。这简直是一个活生生的医学奇迹。她和我一致同意,前男友对她的“无条件积极关注”在这个转变过程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这件事对我有很大震动,因为近期我对人文主义心理学的理论有点失去信心。在这篇文章中,我希望能初步地清理自己对无条件积极关注的理解。
真诚一致、无条件积极关注和共情是人文主义心理咨询的三大核心条件。卡尔·罗杰斯认为这三大核心条件不仅适用于咨访关系,也适用于普遍的人际关系。在后期,罗杰斯又加入了“在场”作为另一个核心条件。在另一篇文章中,我撰写对“共情”的学习心得。这篇文章则谈谈自己对无条件积极关注的体会,我将侧重日常生活中的友谊和浪漫关系中来探讨无条件积极关注的意义,而不探讨咨访关系和亲子关系。关于无条件积极关注的基本理论,本文也不做赘述,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自己阅读相关原著或教材。
什么是“无条件积极关注”(Un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
其实字面意思已经很清楚了。我比较满意的一个说明是这样——对他人表达出的一种关怀、接受和珍视的态度,不表达不赞同的情感、行为或特征,并表现出认真倾听的意愿,不打断、不评判、不给建议,并且无论对方表现出了何种行为。
无条件积极关注不只是一种技术,而是一种态度。当对方感受自己被无条件积极关注的时候,就是知觉到自己的任何经验或行为可以被他人不附带任何条件地接纳。
另外,无条件积极关注必须是非占有性的。如果一个人的积极关注蕴含了占有性的预设,那就是有条件的,而且条件还非常惨痛。不过,即便是浪漫关系中,当一个人在无条件积极关注的时候,这种行为也不是占有性的,即便双方的关系在实际上是相互占有的。行为并不会体现关系的相互占有性。
无条件积极关注不等于无条件的爱
在友谊和浪漫关系中,爱一般都是有条件的,它预设了对方就是现在这个样子,而不会变成另外的样子。任何关系中都隐含了整个系列的条件,它的完整句子是:“如果你……我就会更喜欢你”和“如果你……我就不会这么喜欢你了”。即使在非常亲密的关系中,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喜欢大多也是有条件的,它建立在另一个人“不改变太多”“一直爱我”或者其他一些条件的基础之上。比如,如果一个人毁容了,或者染上酒瘾或烟瘾,或者患上严重抑郁症长期无法走出,我们可能就不再爱对方了。真正意义上的“无条件的爱”不太可能在现实中存在。
不同的是,无条件积极关注则是可以做到的,但是在日常生活中的友谊和浪漫关系中比较罕见,即便是以人为中心的心理咨询师也需要练习才能做到。
为什么要无条件积极关注?
罗杰斯认为每个人都有被积极关注的需要;马斯洛认为被爱与归属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这些看法得到了生理研究的证实,因为对归属感的需要具有生理基础。童年时期,父母对孩子进行了有条件的积极关注(即你应该怎样做,我才会对你好),这导致孩子在成长以后,其评价点发生外化,认为自己的经验需要得到他人的肯定,难以接纳自身。而营造一种无条件积极关注的氛围则帮助对方的评价点内化,让他们坚定地相信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能够接纳自己的所有情绪和特性,从而做到无条件自我接纳,促进疗愈、成长和进步。
从前言中的例子可以看到,无条件积极关注不仅可以改善个体的评价点,也可以改善个体的依恋类型(attachment)。一个人的依恋类型同样是由童年时期父母对待自己的方式造成的,父母对孩子的无条件积极关注显然会创造出安全型依恋的孩子。如果成年时期自己在亲密关系中得到无条件积极关注,依然有可能从回避型、恐惧型和痴迷型依恋转变为安全型依恋的,这意味着他们能够轻松自如地进入和维持亲密关系,从而更从容地获得和享受幸福。
谁进行无条件积极关注?
一篇女权主义的政治宣传文章提出,男性应该在亲密关系中提供至少一半的精神支持。我赞同这个说法,而且我认为提供精神支持最理想的方式就是无条件积极关注。在男女亲密关系(包括友谊和浪漫关系)中,如果需要有一个人来提供无条件积极关注的话,那这个人首先应该是男性。但我不认为男性有责任或义务来扮演这样的角色,实际上任何人都没有这样的责任或义务——因为这是一个过高的要求。
在友谊和浪漫关系之间,浪漫关系更有必要营造无条件积极关注的环境,因为我们对具有更高承诺和具有排他性的浪漫关系本来就抱有更亲密的期待。
然而在任何关系中,双方都对对方进行无条件积极关注是几乎不可能的,有一方达到这个境界已经是模范了。
无条件积极关注的亲密关系如何?
这样的关系令人陶醉,让人神往,是一种高质量的亲密关系。恐怕没有比这更好的友谊、恋情或婚姻。
被动方真实地感到自己被爱着和被珍视着,感到自己能从关系中得到慰藉,充满了安全感和信任感,感到自己充满了能量,对经验更加开放,更加能够应付生活的基本挑战。众所周知,亲密关系是幸福的首要因素,能拥有这样的亲密关系,幸福在很大程度上就能得到保证。但由于它的稀缺性,把它设置为自己择偶的必要条件似乎并不明智。
那主动方呢?
一种朴素观点认为,施加无条件积极关注的主动方提供了“情绪价值”,付出了代价,给对方提供了东西,而自己相应少了一些东西。
如果主动方真的有这样的体验的话,那么在我看来,这还不是真正的无条件积极关注,其实它还是有条件的。如果是真正的无条件积极关注的话,那么主动方不会计较自己的付出,反而感到自己获得了奖赏(rewarding)。这是一种看到对方有积极情绪自己也就有了积极情绪的简单的日常体验。这也不是“助人情结”,因为这意味着主动方还是在满足自己的某种利他主义需要。主动方并不是因为自己有什么天分或利他主义情结才进行无条件积极关注,而是油然而生地这样去做的。它一般是出于对对方的珍视。而在浪漫关系中,不仅有珍视,还有爱。
无条件积极关注难以做到
试想一下,如果你的浪漫伴侣喜欢跟别人调情,你还能做到无条件积极关注吗?伴侣的某些行为是自己不喜欢的并且很有可能是刺痛自己的。有时候伴侣的某些行为就是针对我们的,比如冲我们发脾气。这个时候如果再进行无条件积极关注就很困难了。而这些还仅仅是特殊的困难。
无条件积极关注在一般意义上就很难做到,因为我们习惯于用我们的内心和参考系来看待和评价对方。即便在一个时期能做到,久而久之,我们可能会失去耐心。无条件积极关注是困难的,我们不应苛求做到尽善尽美。
如何克服困难?
从哲学角度来说,我们需要对人性有乐观的态度:无论一个人的行为有多么恶劣,他们都是可以被挽救的。
而一些具体的mindsets,可以参考:1、这种不喜欢只是我们自己的,这可能反映了我们自己的偏见或在此问题上的个人议题;2、我们所不喜欢的地方只是代表对方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3、消极行为从对方的角度来看,往往具有一个好的意图。总之就是说,我们要反复问自己,我们真的理解对方了吗?
比如,当女朋友对自己发脾气,你可以尝试想:她可能有什么伤心的事出于保护自己才这样做。我们应该去关注她的伤心事。而调情这个例子更麻烦一些,毕竟她在做违背双方承诺的事情,也许她就是对你们的关系不忠了,但也许她还是有自己特殊的原因,比如她对自己的魅力非常不自信,希望能进行一番验证。如果是后者的话,我们就仍然有可能接纳对方(我知道这种处理方式会很有争议,显得自己很懦弱,我也不认为这是最好的办法,因为我们同时还需要做到真诚一致)——但也许你会发现自己不那么爱对方了。
前言的例子中,那位男生在提出分手前最后一刻也保持了无条件积极关注,这是很高的水准。这个分手事件意味着无条件的爱是不存在的,但无条件积极关注是可能的。
无条件积极关注适用于面对面交流
我在讨论“共情”时已经提到,由于网络文本聊天丢失了大量信息,所以它很难真正进行共情。无条件积极关注更是如此,因为它更像是一种态度,而不只是技术,而这种态度只能在面对面场景中才能实现。
我也在思考在文本聊天场景中进行补救的技术,但补救技术再怎么高超,也只是让一颗星星更亮一些,它永远不能跟太阳相比。
仅仅是无条件积极关注是不够的
无条件积极关注本身就已经很难做到了,而罗杰斯的核心条件还有另外两个。有的人也许能做到无条件积极关注,但他或她很难做到共情和真诚一致,而倾向于说教、建议和评判,并且隐藏自己的情绪和态度。如果是这样的话,虽然对方能感受到自己是被爱着和被珍视着,但这尚不足以形成促进人格完善的动力,对方可能依然是停滞的,而停滞是危险的,这对主动方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最后是一个简单的小结。期望有更多人——尤其是男性——能成为更具有奖赏性的伴侣,我听说过也见过这样的伴侣,以及对方因此而得来的成长。无条件积极关注是成为更具奖赏性伴侣的绝佳途径。但是不要苛求,因为它是一种稀缺资源。也就是说,读者在读完这篇文章后把它发给自己的男朋友,这或许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