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中国人也许不知道的是,上海人民公园相亲角(英文名叫Shanghai Marriage Market)是一个国际知名的场所,而且也是许多到上海旅行的外国人想要专程拜访的景点。它有一个内容丰富的英文维基百科词条,却连中文词条都没有。并且,一些英文旅游网站也写下了拜访上海人民公园相亲角的教程。在YouTube上也有许多人上传的关于这里的视频。——相比之下,中国游客很少会想到专门要去拜访这个地方。
假如要拜访上海人民公园相亲角的话,你应该在周末两天上午九点到下午四点之间抵达。只要在正确的时间从上海人民公园5号门(靠近地铁人民广场站)进入公园,映入眼帘的就是在世界上臭名昭著的上海人民公园相亲角了。而换作其他时间来到这里,这可能就只是一个普通的、祥和的有许多大爷大妈闲逛的城市公园而已,而且在中国的许多城市都能找到造型雷同的公园,只不过这是在大名鼎鼎的上海南京路旁边罢了。
不计其数的用普通纸张打印出来的广告密集地摆放在道路两旁。相亲广告的格式跟人们在网上的相亲软件上看到的格式是差不多的,一般前半部分是自身情况,而后半部分则写下对伴侣的期望或要求。大部分是打印的,也有一小部分是手写的。由于纸张的大小有限,广告往往只能写下非常有限的信息,而游客也可以用比较快的速度把全部广告浏览一遍,从而得出一些普遍性的初步结论。
一些外国人慕名而来,也在驻足观看,尽管他们很有可能看不懂中文。我看到一位态度认真的外国游客雇佣了私人导游,她认真询问问题,而那位导游则卖力地给她诠释这里正在发生的事情。Shanghai Marriage Market是一个特别适合做人类学研究的对象。
相亲广告的事主,从00后到50后都有,当然绝大多数都是90后和80后。而从学历、薪水和工作体面程度来看,各种情况也都存在,尽管人们更容易记住那些985或海外毕业、年薪几十万或当企业高管或高校老师的人,而不是专科毕业、薪水不明、当护士或保安的人。也不是所有人都有上海户口或者都是身份证号310开头的人。不可思议的是,有些人还会写自己是“党员”。虽然大多数广告都没写对对方的地域要求,但由于这是上海人民公园,所以想必预设了对方至少现在是在上海生活。
广告的标题不是必要的,但我看到的一个有意思的广告标题是《漂亮女孩》,用加粗大号字体书写,而精神恍惚的游客看到这个,可能以为自己刚刚捡起了一张地上的色情服务小卡片。还有一则广告的标题是《领证未办》,而篇幅本来就不多的广告上的许多内容都在解释因为“男方问题”领证3天后结束关系,但问题是这会给游客带来一个仅仅是”领证未办女“的印象。
有一张广告是用难以辨认的字迹手写的,对自己的唯一介绍是“男1975年生上海人”,而要求也简单,即“女大学毕业有工作”或“25岁以下未婚女”,显然这位50岁中年男士以为自己的尊贵的上海户口的效力等同于美国国籍。莫非他特别有钱?不过,确实也有目前生活在加拿大且声称拿到绿卡的人在这里发广告。
但如果你想在这里看到什么真正有趣的东西,那么你可能会感到失望了,因为这里面并不支持有人来通过反讽搞破坏,而都是严肃地来寻找伴侣的。
许多广告是无人看守的,或者暂时无人看守。而另外一些广告有人看守,但看起来绝大多数都是戴着口罩的中介大妈或大叔,而不是发广告者的父母,更不用说发广告者本人了。看起来,一般较年轻者大多是父母本人或由父母找中介来打广告,而年纪较大者则是自己找中介来打广告。有些中介大妈会阻止游客拍照,说这是人家的隐私,但其实这一要求既无法得到法律的支持也得不到常识的支持,因为信息公开而明确地出现在城市广场这样的地方,却同时还想要求隐私,这在逻辑上是说不通的。另外,相亲广告虽然看起来是隐私,但是由于根本无法对应到任何具体的人,所以这也可以看成是无关个人的数据而已。唯一可能构成隐私的东西是电话号码,但电话号码往往是中介的或父母的。而有些事主显然购买了好几个中介服务,因为我在不同的摊位看到了同一个人的广告。
我在游览时也聆听到了中介大妈跟似乎有兴趣的人之间的攀谈。中介大妈毕竟还是有职业能力和操守的,在推销自己负责的人时也热情和认真,一直建议别人“先加个微信”看看,或者说建议别人吃完饭再来看看。这些推销的环节让我感到十分有趣,因为以前看到这种场面的时候,一般都是推销某个物质性的商品,而不是作为商品的人。当然,我并没有跟这些中介大妈攀谈,因为她们显然没工夫跟我这样的闲人交谈。
我想起我读初中的时候,跟一位室友经常在周末的晚上密聊,悄悄对班上女生或彼此都认识的其他班女生评头论足(读高中以后再也没有这样做了,因为道德感已经上升到连密聊此类话题都不允许的程度)——我想,假如你有一位亲密朋友,那么一起来作为“闲杂人等”拜访上海人民公园相亲角,一边浏览相亲广告,一边小声地对广告品头论足,一定是一件颇为有趣的事情,就像中学时代的几个男生站在窗前一起评论远处走过的女生一样。
这会是一个问题吗?我并不这么认为。既然相亲市场已经把人商品化了,那么我们为什么没有评论商品的权利呢(实际上这些广告本质上都是无法对应到任何具体个人的数据而已)?如果我们连评论商品的自由都没有,这还是一个正常的市场吗(就像现在发表对某些品牌的负面评论会被删帖封号一样)?我们本质上是在评论商品,而不是人。如果评论的是人的话,那肯定就是禁忌。而且我认为朋友们一起对这些广告插科打诨、评头论足,总比另一种结果要好,那就是参观完以后鼓舞自己要提高自己在相亲市场上的价值的士气并且用尽全力奔向庸俗。
好了,言归正传。我在《你应该停止相亲,并开始约会》一文中已经表明了我对相亲(matchmaking)的基本态度,并且我把上海人民公园相亲角比作中国的索多玛和蛾摩拉。在这里,我们没有必要对相关的原理和实证研究再摆出来讲述一遍,而这里仅限于指出,以上海人民公园相亲角为代表的发生在中国各个城市的公共空间的相亲广告实践的问题。我认为,公共相亲市场的效率必定是非常低的。
我在《相亲的欺骗性》一文中已经讨论过,中国父母在为自己子女考虑伴侣时所考虑的因素,包括对方父母职业、退休金、房产情况,以及对方职业和学历等情况,这些外部的因素都不是亲密关系运转中的重要因素。另外,虽然外部因素可能是男性吸引力的主要因素,但并不是女性吸引力的主要因素。而公共相亲市场跟以父母为中介的相亲共享了这一没有把握到问题实质的缺陷。
在公共相亲市场,人们考虑的依然是所谓的“条件”,而几乎完全不考虑内在精神素质。当中介说这个人“条件”好的时候,总是说这个人父母有退休金,在国企或外企工作,年薪多少,学历如何。长相都谈得很少,而性格顶多只是用一些极其抽象的语言表扬一番,更不用说其他的内在精神素质。于是,在公共相亲市场毕竟遇到的情况是,你对某个广告事主感兴趣仅仅是因为对对方的条件——作为商品的属性——感兴趣,而不是对对方这个人本身感兴趣。但问题是,你要跟一个人结婚而不是购买一个商品。对方的长相要在加了中介微信后才知道,而对方的内在精神素质的了解更是要在见面以后才知道,而那时往往已经晚了。所以,在公共相亲市场会面临跟在约会App同样的问题,那就是加了一大堆人,但是几乎都无法推进。而约会App毕竟只是个App而已,所以造成这种局面的所发生的成本也更小。
在约会App上至少还能看到对方的长相——虽然可能不同程度美化过——但在公共相亲市场是不可能看到对方的照片的。这可真是不可思议呀!因为无论对于男女来说,长相都是一个在逻辑上最先被考虑的因素(男性尤其考虑女性长相),但是在公共相亲市场上却完全看不到。从这个角度来说,在公共相亲市场来寻找伴侣无异于盲人摸象。
这里还涉及到另一个问题,有些广告的张贴和联络是由父母操办的,而由父母代劳自己人生中或许最重要的事情,而不是由自己把握全部过程,这绝对是对自己人生的不负责。而即便父母在这件事上十分热情,但假如子女只是不情愿地配合,那么公共相亲市场的效率就会更低,因为毕竟事主本人只是派了个代理进入市场。
当然,最重要的是,进入了公共相亲市场,除非奇迹发生,那么基本上要跟浪漫爱情的可能性告别了。由于婚姻要建立在浪漫爱情的基础上才能更幸福也更有意义,所以,进入公共相亲市场不仅花费钱财且效率很低,而且错失了人生的重要的经验。
近些年,伊娃•易洛思、上野千鹤子之流在我们耳边重复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爱的终结”或“浪漫爱情意识形态”之类的陈词滥调,我们建议这些左翼社会学家们来拜访一下国际著名景点上海人民公园相亲角,再回去思考一下是什么导致了爱的终结以及爱的终结的景象是什么,并看看某些传统文化对人的商品化和资本主义对人的商品化哪一个更厉害。
看标题的第一眼以为是 论上海人民公社相亲角,惊诧之余发现是自己有些魔怔了。
你最近一定读了不少共和国史
相亲角太魔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