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在女性群体中流行的看法是认为,婚姻的好处只是针对男人,女人没有享受到这些好处,更有甚者,有些人便提出女性不应该结婚。
她们提出了哪些可靠的论据来支持这一看法呢?我的一位网友是这样论证的:一种雌性昆虫在跟雄性交配后,平均寿命低于没有跟雄性交配的雌性昆虫,而这种现象一定适用于人类!还有一些人认为女性没有从婚姻中获益,则是基于身边统计学或从网上道听途说的案例,但这些案例恰好都是不幸福的婚姻,不能代表婚姻的总体状态。
当然,近些年,一些女权主义者也尝试着更严肃地寻找证据。一位带有这样的目的的研究者通过给家庭打电话的方式询问女性在婚姻中是否感到幸福。这位研究者发现,当丈夫在家时,妻子更有可能给出更幸福的回答。而这位研究者是这样解释的——这是因为丈夫在家的时候,妻子不敢说实话。这份研究没有发表在同行评议的心理学刊物上,而是发表在了博客里,并且得到了媒体的报道。而当心理学家注意到这个报道并批驳这一解释的时候,事情已经晚了,影响已经造成——这样的事情在自由派媒体那里屡屡发生,这些媒体热衷于放大反思婚姻的声音,即便这些声音只是一些单纯的意见——那么,心理学家是怎样解释这一现象的呢?他们的解释是,妻子在丈夫不在家时给出较不幸福的回答,这是因为丈夫不在家,她们感到孤单,所以她们报告了自己较消极的情绪。
在这篇文章中,我无法一一列举近些年的各种心理学研究,感兴趣的可以寻找相关的论文或综述。而我已经熟知整体。总之,没有强有力的证据可以证明“婚姻只对男人有利”这一观点。相反,学界共识大概是这样——女性对婚姻的反应程度要比男性大,她们同时要比男性感到更幸福和感到更不幸福。也就是说,女性从幸福婚姻中的获益要比男性要大,但同时也从悲惨婚姻中受到了更大的伤害。而且这种反应不仅体现在幸福水平上,而且体现在身体健康水平上。我相信,这一学界共识并没有多少让人感到意外之处,而是符合大多数人的常感。
但是,假如我们抽象掉幸福和不幸福的婚姻的差异,而只是从最一般的角度来谈论婚姻,那么近些年的研究显示,女性从婚姻中的获益要比男性大,而不是相反。这种性别差异不仅体现在幸福上,而且体现在身体健康方面。
顺带一提,一些较早的研究提出男性在身体健康方面的获益更大,但这一结论在最近十年被陆续纠正。这是因为那些较早的研究主要是在上个世纪70年代做出的,而在那个时代,许多女性还在做家庭主妇,她们不经历工作场合的折磨和风风雨雨,身体能差到哪里去呢?
那么,为什么女性从婚姻中的获益(以及在不幸福的婚姻中遭受的损害)更大?我认为,这一事实的发生是植根于女性的人性的,一方面,女性本身就对情绪的反应更大,这就导致她们对婚姻中的幸福或不幸的反应也更大,另一方面,女性对家庭的生活或许在本性上就有着更多的投入。所以,女性获益更多,这绝不意味着男性从中损失了什么,因为二者面对的其实是同一个东西,只是对同一个东西的反应有所不同。
在令人生畏的科学研究的数据面前,一切持“婚姻只对男人有利”观点的人都沦为了单纯的“意见”(Doxa)的持有者。在婚姻这个问题上,人人都有自己的意见,但是能够把自己的认识提升到跟科学共识同步的人却屈指可数,而且许多人还百般抗拒。在中国,“婚姻只对男人有利”这一观点非常流行,原因可能有很多,比如民众普遍缺乏科学素养,比如可能需要为彩礼烂俗寻找一个借口(彩礼是为自己受到的伤害提供一份补偿),比如需要为自己的反婚的观点千方百计地寻找合理的支撑,比如就是出于东亚女权主义者的冥顽不灵的执拗。
所以,既然女性对婚姻的反应程度要比男性大,而且我们也关心这种性别差异尤其是关心女性的状况的话,那么我们应该考虑的现实问题就还是一个老生常谈的实践问题:如何让自己的婚姻步入幸福的婚姻的行列,以此来让自己的幸福最大化?这样,我们就可以尽量避免女性在不幸福的婚姻中遭遇到的不幸。
有些吊诡的是,在我们思索和实践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要暂时忘记自己的幸福,而是要责任导向。正如齐泽克和彼得森在那次著名辩论里达成的共识,人们不应该直接追求幸福,而是要追求高于幸福的意义,把幸福作为这种意义追求活动的副产品。所以,婚姻伴侣所要做的就是努力投入对共同体的建设,努力让对方感到幸福——这样对于自己的幸福也会随之而来。关于具体实践的建议,这里无法一一详细写照。
“婚姻只对男人有利”的观点很有可能也反映出了一种应得心态(entitlement mentality)。应得心态当然在男女中都是存在的,比如许多独立免费开源软件的男性用户向开发者提出各种非分要求和愿望,或者她们对免费资源分享者的劳动挑三拣四,仿佛这一切是自己应得的,自己作为顾客是上帝。而在女性群体中,拥有这种心态的人在今天也被称为“小仙女”,比如一位叫外卖的“小仙女”向外卖员提出各种额外要求,而若不照做就给差评,或者滥用“无理由退货”或者“仅退款”让小型商家苦不堪言。在生活的各种细节带着“应得心态”,那么这个人很有可能也带着这种心态进入婚姻,其结果便是会有很大可能性导致低质量的婚姻或者平庸的婚姻,因为要步入幸福婚姻的行列更需要的是付出。
虽然不是全部,但是那些计较男性从婚姻中获益更多的很多女性,很有可能都带有一种应得心态。事实恰好是反过来的,女性的获益很可能是更多的,但明白这一事实的男性也不应该陷入同样的误区,认为自己是吃亏的一方,于是还是不要结婚得好。为什么两种性别之间要斤斤计较谁获益更多的问题甚至要闹个鱼死网破呢?毕竟,双方都从婚姻中获益了,没有任何一方吃亏。不能说对方的获益相对更大,自己的获益相对更小,这就意味着自己吃亏了。何况,假如你遇到了那个意义重大的人,恰好他或她又是善良的和可爱的,愿意为你们共同的未来付出,谁获益更多这个问题也就自动地烟消云散了。
好久不见喵!
我觉得,当一个提问,陷入非黑即白的立场争议的时候,我们不应该去回答这个问题。
当然这不代表我们对一件事情不应该有自己的见解。只是为了避免一种理性和情绪化的冲突,所做出的选择。
如果,从她们提出的问题来看,她们提出的问题也许不是婚姻获得的更多,在获得的潜台词下,其实是,她们需要对她们为婚姻付出的得到补偿。而这又说明了,她们不想为婚姻付出,至少在犹豫。
这时候,也许,我们应该对她,害怕付出的未来(哪怕是虚幻的未来,一戳即破的泡影)去思考,她害怕的是什么?
虽然,按照我的猜测,是衰老,平庸(因为我恐惧的是这样的感受),财务的不自由,劳累产生的怨气,从受宠爱变成冲突的人际关系(带小孩)。
小仙女,本质上就说明了她们所追求的一种东西,超脱于俗世的(身份),不食烟火的(准确的说是贵气和穿戴首饰,比如充满装饰的奶茶下午茶之类的),受到社会尊重的(衡量标准)
可是这一切,在进入婚姻和成为母亲之后理应当消失。忙碌的工作,极少的闲暇,和不再出入光鲜。
原有的衡量标准在一瞬时坍塌了。原来的努力就像是无根的浮萍一样漂散殆尽。
至于婚姻,对男性有利这个说法,从历史来看,在广东因为上世纪初靠纺织业富裕很快就有很多单身女纺织工一辈子不结婚,抱团取暖。严重的甚至几个壮妇打死新郎。地方官也拿她们没办法。有的人家不堪其扰,女儿稍大就搬离县城。
她们举行一种“自梳”的传统,然后有一种姑婆屋的建筑。现在差不多失传了。我觉得这种习俗,和现在的单身女性很像。
(你可以搜一下自梳,不过研究者女性较多,注意她们的研究立场,有的很赞扬这种文化)
最近很苦恼我是不是在信息茧房里,想问一下京东事件你有了解喵?虽然看历史觉得好像事不关己,可是真正事到临头汹涌的情绪还是让人感觉身不由己颠沛流离。
害怕付出的原因应该还是一种不安全感,难以信任对方,毕竟要把自己的生活在某种程度上托付给对方。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很多这种不安全感只是一个单身者的抽象想象。所以在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必须对应到现实中的某一个人,我能否信任我的男(女)朋友——或者这一个相亲对象——成为我的婚姻伴侣。有可能是自己本身就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要么对方确实在某些方面并不值得信赖。
当然,你说的衰老、平庸、财务不自由、冲突等等应该也有。至于这些场景会不会发生,似乎更多取决于个案情况。但衰老这个点挺有意思,毕竟衰老是无论如何都会发生的,为什么会因为这个害怕进入婚姻呢?
我搜了一下”自梳“,感觉这个非常有意思。
京东的事情,就是取消杨笠的代言么?我对此人此事所知不多,但那个著名的视频片段我是看过的。之前有段时间英特尔也找杨笠代言,然后引起愤怒,也取消了代言。按理来说,英特尔更不应该找她来代言,因为对这家公司产品感兴趣的大多数是男性。
杨笠的著名视频片段,由于是来自脱口秀表演,而脱口秀表演本来就是以冒犯人为乐,所以我觉得这没有什么需要引起男性公愤的。只要大家一有绅士风度,二有幽默细胞,就不会在意这种调侃。
确实,不安全感。
衰老我认为是一种社会原因,衰老带来的社会关系变化,社会期望的变化,或者说期望降低。
所以维持一种“少女感”,不让自己堕入大妈是非常有必要的。不然就得像一个怨妇一样吵吵嚷嚷,也没人愿意保护和帮助(只能靠自己的能力面对竞争了)
看起来我确实陷入内部的信息茧房了。
昨天在看的状态是无所不用其极的举报(经济的股票证监会,银行,甚至政经的贪腐方面)并且塑造形象(女拳代表,认为降低外卖员工资,并且抬高办公室工资)
并且对京东白条进行金融挤兑,拉对方的公关下场进行攻击。(看起来一开始只是报复社管,然而京东自己也不干净)
从这里的视角看也许女性的特权是完全存在的,个体的受益要整个群体去买单。极少数的女性享有极高的幸福,富裕时代女性的不平等达到了巅峰。
关于冒犯问题,我觉得从我看脱口秀的文化看,黑人过了几十年才能互相调侃N,即使这样也有很多人没法容忍这种冒犯。她的错误在于她不是男性,就像白人不配说N开头的那个词一样。
绅士风度和幽默细胞仅仅对于淑女而言,礼仪必须是相互的。文明杖一样会击打男女仆的脊背。而且在苦难中的人不应该去调侃,否则他就会把自己的苦难一同施加在对方身上。
绅士风度和幽默细胞,唔,你没经历过二游圈被迫害的事情,可能还抱有这样的想法吧?国女在以一种非常快的速度变捞。
获得享受的那一部分人拥有变捞的心态是常态,他们失去了与痛苦共情的能力,只想着满足自己的需要,而没有进入困难的生产领域,去感受生产成本的大幅度增加。他们还是习惯于零元购,希望享受别人理所应当的付出。这无关男女,只是人性所在。
所以核心问题还是女性群体变捞了,不能体谅男性的付出了。
自梳我认为大龄剩女的女女互害简直是一种本能了,这破坏了社会的正常运转规律,完全是少数去压迫多数。
我会不会也在打拳打魔怔了?
我前几天也遇到过关于“少女感”的问题,那是我头一次听说这种情况,反正我觉得在婚姻中维持“少女感”是可以做到的,并不冲突。其实在那种甜蜜的浪漫爱情之中,有些女生经常感觉自己在伴侣面前变成了少女。所以这或多或少还是一个关系质量的问题。
去年美国的啤酒品牌Bud Light也出了一个类似的事件,跟一个变性女联动,激怒了保守派男性,销量迅速降低20%。一开始Bud Light打算硬挺,但还是发现顶不住,便冷藏了跟性转女的合作,并且也让营销主管走人了。
当然,无论是变性还是N-word,跟杨笠和“普信男”(而且是在脱口秀语境下)都有重要区别,我觉得后者还是相对更容易包容的,至少现在是这样。
“捞女”问题我大多是在网上偶然看到的案例,当然身边也见过个案,我觉得这是一种遗憾,因为负起责任才能达到幸福和把握人生意义,而不是“捞”。捞只是获得一些短期的利好而已。
你打的什么拳?男拳?
话说我刚刚从谷歌站长工具那里得知最近三个月我的网站流量大降,调查发现是一个插件跟一个网站设置冲突了导致直接给我的大部分文章加了个”不要索引“的标签。问题已经解决了,但可能又需要好几个月才能恢复到以前的水平。
我觉得我受到这个话题的牵引太过于集中在国内的网络叙事环境上了。
唔,你说的有道理,可能女性愿意从普遍的人群眼光中获得自己的少女感吧?国内有一段时间,对女大学生有疯狂的崇拜心理。大概1980年开始的样子。娶老婆都以娶女大学生为目标?(现在这个词很少用了)
现在国内女性四大服装坑,jk(日本女高中生校服),汉服,cos服,洛丽塔。也是以年轻作为卖点的。(也可能是我接触面窄)
我个人对养了二胎邻居的观察,女性老的真的很快。不断的会被孩子牵扯到母亲的职位上。我没养过孩子但是养过猫,不断的也被猫牵扯到家庭成员的身份上。我养的还是不太要照顾的土狸花。
哪怕她可以常常获得少女感,她也不再是了喵,不断的被家庭,孩子,学校,工作牵扯的支离破碎。大部分人应该很难统筹好这么多不同的关系吧。
“崇拜”女大学生当然在民国时期就有了,国共内战的时候共产党的人也喜欢女大学生。世面上也有很多传闻。当然,那个时候喜欢女大学生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她们是珍贵的种类,所以男人要获得一定权力才能得到。80年代和90年代差不多也是这个道理,“物以稀为贵”嘛。
当然,21世纪高等教育普及以后就是另一码事了,现在主要是在互联网加持的一种难以言说的趣味。“女大学生”或“女大”这几个字都显得有某种意味。
最近也有关注到年轻女性的年龄焦虑,这个问题的确很棘手,并不能简单地劝告平静面对或积极接受就能解决。
生育的确是一个问题,就看女性在自己的身体和”想要一个孩子“的想法之间如何取舍了。
我重新梳理了一下思路,觉得可能出在单身自由上。也就是单纯在女性之间的幸福感对比。
从现在的视角看前几天确实很极端。
当时只局限在思考女性的诉求上(并且驳斥一部分诉求的不合理性)。而没有看到已婚女性和未婚女性的关系。女性对婚姻的未来预期。
(但是我依然没法直视幸福感这个话题)
男性在婚姻终结后付出的是显性的财富,而女性则付出隐性的社会关系。(这几年夫妻不合,爆金币和舔狗的案例确实很多,以至于从一种孤立的视角来看这些事,不过帮女性说话被反咬一口也遇到过)
这里面有两个前提条件是不成立的
1.成立并维系家庭的必要性
2.对于爱情的向往和追求高于短暂的欲望满足,通过克制过度的短暂的满足,来维系爱情。
也就是,站在已婚视角去看未婚者的选择。
应该也不至于陷入那么低级的身份性别叙事中。
女人根本就没爱情,都是慕强而已,男人有点把,男的吃亏
这个说法太绝对了。
在讨论婚姻是否有利时,往往是与不婚进行对比的,那么在讨论婚姻是否对女性有利,婚姻对男性是否比对女性更有利,这两个问题时,是否同样应该与不结婚状态下的男女处境进行比较?是否因为未婚女性本就能比未婚男性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对比之下婚姻对于女性幸福感的提升不明显,才导致她们更多的婚姻的利处持否定态度?
是的,学术研究当然主要是比较结婚和不结婚的状态下的男女,近些年的研究还注重比较结婚、同居和不结婚这三种状态。我的结论是依赖在学术研究共识的基础上的。
关于“未婚女性本就能比未婚男性获得更多的幸福感”,据我所知,学界没有这样的共识。
我觉得她们持否定态度的原因并非是没有从中获得幸福或者提升不明显,只是一些错误的观念影响了她们对自己正在遭遇的幸福的看法趋向消极。
我们假设存在一种认知的失衡呢?并不仅仅是婚姻方面。
并不是结婚的女性与未结婚的女性对比。
而是在一种焦虑情绪的促进下,对婚姻失败女性所付出的代价和男性所付出的代价进行对比?
特别是在传统社会共识上,家庭妇女和单亲妈妈,还有单身自由女性之间的对比?
(我想,在劳累的层面上,单身自由暂时是最轻松的,但是从安全感或抗风险能力的角度来说,家庭妇女大于单身自由女性,大于单亲妈妈)
之前我没有考虑到过这一层。但是在婚姻尚未开始之前对它害怕是存在的。
好久不见!认真阅读了博主和喵网友的讨论,再次为能够找到此博客以及遇见喜欢讨论的大家而感到幸运。许久没有阅读文章和书籍,再次在这里找到了消失许久的静谧!请多多更新!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