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好书中的好结尾

On

Update

这篇文章会用来收录我阅读的好的书籍中那些好的结尾,并且会长期保持更新。一个好的结尾意味着,虽然阅读结束了,但却有余音未了的持久体验。这种力量也许会持续一生。

这里收录的“好书”只包含供普通读者阅读或在创作时至少考虑到了普通读者的书籍。它不含只供专业读者阅读的专业书籍,因为这样的好书即便结尾写得好,没有相关知识储备的读者也不知道“好”在哪里(比如黑格尔的书的结尾都写得很好,但许多人无法感受到)。本文也不收录文学书籍,否则的话就会是一场不公平的竞争。

有中译本的尽量参考了中译本,但我可能会做一些改动。没有中译本的或中译本不好的,由我自己翻译。

总结来说,人活着就应该参与自己感兴趣的、有意义的活动,但不要做过头而忘了放松。我们要为所爱的人留出时间,控制自己的债务,拒绝道德负债。

我还想补充一点,就是不要为难自己,而是把自己放在一个正确的大环境中,让你可以自然而然做到以上这些事情。跟明确知道自己优先级的好人来往,避免从事给自己带来坏同伴的职业。假如你周围的人都很难做到前文所说的四点,你会发现自己也很难坚持下去。

假设你一生之中尽可能做出明智的选择,这样你就一定会幸福吗?可能吧,但也不完全由你掌控。不过很有可能你会因此拥有过得不错且值得过的一生。美好的一生。(But the chances are excellent that you’ll have a life well-lived, and well worth living. A good life.)

只要能活着,有很棒的家人、好友,能每天欣赏日出,这就是让我感到美好的一切。我发现人们常常以为自己拥有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迟早有一天,人们会停下来说:“我能有现在的生活真是太幸运了。”有些人只是还没走到那一步。

——选自迈克尔·A.迪雷蒙多中士从伊拉克寄回的家书,此后不久他在战场上阵亡

丹尼尔·M·海布伦:《幸福:一个极简导论》(Happiness: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肖舒译。译文有改动。

天才不是神话,是值得我们努力的方向。但是正如十年定律表明的那样,一个人要成为天才,必须付出代价,大多数人要么负担不起,要么不愿负担。成为天才没有捷径。天才实现突破,不靠魔法,也不靠奇迹。那是人类毅力的硕果,不是神明恩典的产物。从天才的真相出发,我们一定能够从中获得生活与工作的决心和动力——只要我们诚挚地渴求的话。(From this truth about genius, we can surely derive both strength and stimulus for our own life and work – if we sincerely desire to.)

安德鲁·鲁滨逊:《天才:一个极简导论》(Genius: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邬倢鸣译。译文有改动。

我希望,在学习了亲近关系的现代科学之后,你现在能够更好地创造、理解和管理成功的、快乐的、奖赏的关系,并且让它们持久下去。保持合理的期望,这样当挫折出现时你就不会失望(Neff & Geers, 2013),但确实期望一起快乐(Lemay, 2016)。也要知道,当我们的关系被大量的共同感情(Horan,2012)、共同活动和快乐(Walsh & Neff,2020)以及共同表达的奉献和承诺(Weigel & Ballard-Reisch,2014)所培育和滋养时,它们会更坚韧,能够更好地承受相互依赖的不可避免的困难。利用你通过阅读这本书所学到的东西吧!明智地选购,例如,选择一个为你提供大量应答性、正向回应和性满足的伴侣(Joel & Eastwick, 2018)。然后,在照顾和喂养你的伙伴关系方面进行细心周到的投入,你很可能会发展和维持永远令你满意的关系。毕竟,有些人确实如此(Bell & Harsin, 2018)。当100对心满意足地结婚45年的夫妇被要求解释他们的成功(Lauer等人,1990),他们回答说:

-他们重视婚姻,认为这是一个长期承诺。

-幽默感是一个很大的帮助。

-他们有足够的相似性,以至于他们在大多数事情上达成一致。

-他们真正喜欢他们的配偶,并享受与他们在一起的时间。

我希望你也能一样。(I hope that you’re able to do the same.)

Rollan Miller, Intimate Relationship (9th)。本人译。

当一对具有重要精神和心理亲和力的男女遇到对方并坠入爱河时,如果他们已经进化到超越本研究中所描述的问题和困难的程度,如果他们超越了仅仅为使他们的关系 “起作用 ”而奋斗的程度,那么浪漫爱情不仅成为通向性和情感幸福的途径,也成为通向人类成长的更高层次的途径。通过与另一个自我的互动过程,它成为与自我持续相遇的背景。两个意识,每一个都致力于个人的进化,可以为另一个提供非凡的刺激和挑战。然后狂喜可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正是这种对爱的可能性的憧憬,为这本书的写作赋予了生命。(It is this vision of the possibilities of love that has animated the writing of this book.)

Nathaniel Branden, The Psychology of Romantic Love: Romantic Love in an Anti-Romantic Age。本人译。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个谜。它的起源和过程同样令人难以索解。为什么一个繁荣的大陆,在它作为全球财富和权力的源泉和代理人,身处成功的顶点以及知识和文化成就的高峰时,选择把自己获得的和它提供给世界的所有一切孤注一掷,投入一场错误、局部的、两败俱伤的冲突?为什么当战争爆发的最初几个月内,迅速、决定性地结束冲突的希望无所不在,然而交战者却决定坚持军事努力,为全面战争而进行动员,并最终把全部年轻人投入本质上毫无意义的互相残杀中?或许是因为神圣义务的原则面临危险;但是使英国加入危机的国际条约的神圣性原则并不值得最终为保卫它而付出代价。保卫民族国家领土也是原因之一,法国以其民族的福祉几乎无法承受的损失为这一原则而战。对共同安全协议原则的保卫是德国和俄国宣战的基础,对这一原则的追求到了这样一个程度——在国家结构的解体中安全丧失了全部意义。单纯的国家利益是奥地利参战的动力,也是发动战争最古老的原因,但当哈布斯堡帝国主义的支柱倒塌,所有利益都不存在了。

当然,没有人能够预料结果。相比之下,人们很容易把经验投射于未来。1914—1918年间的勇士所经历的事情——在肮脏与悲惨的环境中负伤与战死的几率——很快就被认为是不可避免的。这方面也存在一个谜。数以百万计面目模糊的无名士兵,被无从区别地剥夺了所有荣誉,而传统上恰是荣誉使从军生涯变得可以忍受,他们是如何下定决心坚持到底,并坚信战争的目标?他们所做的正是大战中无需怀疑的事情之一。同袍情谊在东西两线纵横交错的战壕中兴旺起来,使陌生人结下最为亲密的兄弟关系,把临时团队的内在情感中建立起来的忠诚提升为同生共死的血的纽带。被战壕塑造出亲密关系的男人缔结下相互依赖和自我牺牲的契约,比任何和平和较好的年代中的友谊都更加牢固。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深奥的秘密。如果能理解大战中的爱,还有它的仇恨,我们将会更加接近理解人类生活的奥秘。(If we could understand its loves, as well as its hates, we would be nearer understanding the mystery of human life.)

约翰·基根:《一战史》(The First World War),张质文译。译文有改动。

为了理解好作品产生的原因,必须找到隐匿于名家名著中的神秘能量,除了个人的天赋之外,在某个特定地域、特定时间内,有哪些因素决定了文学创作的水平和特质。但是,本书即便是呈现了隐藏于个体美学实践之后的整体历史结构,它的目的依然是为了照亮一段特殊历史——德意志文学史——的面貌。

最近几十年,有多部文学史出版或将要出版,每部平均下来约有十卷。花在上面的阅读时间已经可以将比文学史重要得多的文学作品读完一大半。这本《德意志文学简史》之所以如此短小,也是为了留给读者更充裕的时间去阅读文学,它们才是本书存在的意义。

海因茨·史腊斐:《德意志文学简史》(Die Kurze Geschichte der deutschen Literatur),胡蔚译

(正文的结尾)

又过了一天,3月22日,开始了一阵平静。歌德能坐在躺椅上,说些人们无法再明白的话。他有时抬起手臂,在空中比画。是个字母,据说医生认出是个“W”。不过,医生并没有亲耳听见那句流传甚广的话:多些光。

那是中午12点,歌德舒服地倚靠着躺椅左侧。

(结语的结尾)

……至于自由,他从未在政治层面以修辞的方式要求过它,但他经历了它。外部的环境让他获益。但对经历过的自由有效的是,为了拥有它,首先必须重新获得它。歌德创造性地利用了他的自由。他是自由的范例,展现出一个人能走多远——倘若歌德将以下一点作为其生命的任务:成为自己所是的人。

此刻我回忆起一位青年朋友对我的一个带有恭维色彩的指责,他说,你的生活比你的作品更好。倘若真是这样,我求之不得。

歌德致莱茵哈德

1811年1月22日

萨弗兰斯基:《歌德:生命的杰作》(Goethe: Kunstwerk des Lebens),卫茂平译。

想一想给你的生活造成了很大不同的那些人,无论他们是否知道。也许那是一个朋友或同伴在你最需要的时候让你笑逐颜开。也许那是一个作曲者写的音乐,它仿佛在对你说话,陪你渡过难关。抑或是你所在社群或历史上的一个领导者,他或它的言谈、眼界和奉献激励你继续前行。

现在,想象一个不同的世界——在这里,那个人决定让自己完全不被看见。想象你的同伴考虑被拒绝的风险,从未有过邀请你约会的勇气。想象你最喜欢的作曲者认定他们的音乐就是不够好,从未发布一张专辑。再想象激励你的领导者从未有过为原则挺身而出的勇气,而这个原则对你来说是多么珍贵。

你发现生活中几乎所有美好或愉悦的东西,它们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有人决定将它拿出来,而且是为了你。他们很有可能感到连绵不休的自我怀疑,或可能有着对自己所做的事情的几乎令人麻痹的恐惧,但是他们的价值让自己坚持下来。他们走出门来,为了自己的付出而勇敢地接受关注和批评,因此让这个世界成为了一个更好的地方。

你也可以像你的英雄们一样勇敢。有了这本书里的这些工具,你已经准备好不再遮住自己的光。你知道如何通过有意义的步骤来激活你的内心深处的价值,不管你的内在批评可能会讲些什么。你新获得的自信是一把打开笼子的钥匙,这个笼子已经把你所有的独特天赋锁闭太久了。现在,你可以把它们展示给别人了——每次你这么做,这个世界都会变得比以前更好一点。你选择让自己被看见,余下的我们对此不胜感激。

Barbara Markway, The Self Confidence Workbook。本人译。

这种治疗取向,与我先前描述的对其他终极关怀的处理由很大的不同。死亡、自由、孤独都必须直接处理。但是当面对无意义问题之时,有效的治疗师必须帮助病人将视线从这个问题上转移:接受参与(参与生活、参与关系)的解决之道,而不是沉浸在无意义感的问题之中。正如佛陀所教导的,追问生命的意义并无教益。人必须让自己沉浸在生活的洪流之中,让疑问随水而逝。(The question of meaning in life is, as the Buddha taught, not edifying. One must immerse oneself in the river of life and let the question drift away.)

欧文·亚隆:《存在主义心理治疗》(Existential Psychotherapy),黄峥、张怡玲、沈东郁译

让我最后用一个可以简明陈述的体会,来结束这串长长的罗列。生活,在其最佳状态中,是一个流动、变化的过程,其中没有什么是固定不变的。在我的来访者和我自己身上,我发现,当生活非常丰富、非常有价值的时候,它就是一个流动的过程。体验这个过程既让人感到陶醉,也让人感到些许的害怕。我感觉,如果我能够让经验之流带动我朝向未来,朝向我仅仅朦胧意识到的目标前行,我就会处于最佳的状态。这样,在随着我错综复杂的经验支流一起漂浮的过程中,在试图对它永远变化复杂整体所作的理解中,显然不会有什么固定不动的点。如果我能这样处在变化的过程之中,很显然,我就不会持有什么封闭的信念体系,持有一套毫无变化的规则。对我的经验不断变化的理解和解释会指引我的生活方向。生活总是处在变化行程的过程之中。

我相信,大家现在已经清楚,为什么我不鼓励或者劝说他人拥有或坚持某种哲学体系,或某个新年,或者某套原则。我只是试图通过我对自己的经验的当下意义的解释去生活,而且容许他人自由地发展他们自己内在的自由,以及他们对自己经验的有意义的解释。

如果世界上确实有一个叫做真理的东西,那么我相信,这个自由的、个人探求的过程应当是趋向于这个真理的。这一点是我以有限的个人方式所获得的体验。

卡尔·罗杰斯:《成为一个人:一名治疗师对心理治疗的看法》(On Becoming a Person: A Therapists View of Psychotherapy),杨广学、尤娜、潘福勤译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