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生产者是如何滥用心理学的——谈“精神内耗”

On

Update

虽然那位B站的内容生产者讲述了一个令人回味和引发思考的故事,但是他对心理学的滥用则是那个新近大火的视频《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的一大败笔。

人们对它的一个重要批评就是,它没有从社会层面来反思,而只是从个体的心理层面也赋予这个故事以意义。这个批评完全正确;但问题在于,一些类似的批评开始上升到虚假的社会学与心理学之争,他们没有注意到该作者对心理学的滥用,反而把批评的矛头指向心理学本身。一个批评是这样写的:

当下只有谈论个体、谈论情绪是正当正义的,只有心理学可以(被允许)成为显学。我们把一切问题(社会的、经济的、系统的)全部打包丢给心理学,心理学来解答,心理学来治愈。只要心理上不再是问题,那就不是问题了。

这样的批评是被该作者误导了。作者何德何能可以代表心理学呢?我相信,没有一个理智健全的心理学家或者心理学学生真的是这么想问题的,也就是说,他们不会觉得心理学能化解一个人生悲剧。

作者在赋予故事意义的这个尝试是不尽人意的,这当然有更广阔的背景,现在的互联网整个环境就是如此——肤浅的伪心理学大行其道,而这有深层的社会原因。就此而言,上述的那种批评的确看到了事情所在。

整部作品都没有讲什么是“精神内耗”。实际上,我到现在也没有明白这个词是什么意思。我查询了科学资料,似乎没有这个概念。仅从字面意思来看的话,“精神内耗”可能包含太多的心理状态,比如焦虑、抑郁、空虚、孤独等等——很有可能所有消极情绪都能容纳到这个词里面。这是很不精确的。有一些心理学内容生产者开始根据从科学角度跟进热点。“简单心理“的《减少精神内耗的7件小事》固然像那么回事,但其空泛的内容恰好表明了”精神内耗“这个概念的空虚性质。

希望能通过了解别人的故事来治愈自己的问题,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了。这也许能提供某种短时的慰藉,但说它能“治好”什么东西,那就是痴心妄想了。对于所谓的“精神内耗”来说——如果还没有达到抑郁症或其他病症的程度——需要日常的情绪调节策略。这些策略在科学中是确定的,每一种策略的有用性都得到过大量的研究。但是,实在看不出作者使用的是哪种策略。

如果作者真的想让大家从乐观豁达的“二舅”这里学到点什么东西,应该从一些具体的事例入手,讲述二舅是如何应对这些事情的。作者没有提供这些内容,只是给出了一个抽象的乐观豁达的印象。而这可能导致了另一个问题——一般来说,一个乐观豁达的人并不会时刻保持这种态度,有时他们也会被消极情绪包围,但他们往往能很快地让自己重新振作起来。作者给出的这种抽象的乐观豁达的形象,可能并不是真实的,很容易误导别人。一个真正健康的人不会是时时刻刻乐观豁达的的人。

没有出现二舅的谈话内容,这很奇怪。观众只了解了二舅生活的外在情况,不了解他自己是怎么想的。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是不一样的,前者是一个人对自己的生活的评价,后者是主观情绪状态。二舅很有可能对自己的生活感到满意,但是并没有从主观上感受到幸福的情绪。这不是一种圆满的状况,也是一种难以学习的状态。一个监狱无期徒刑犯人也有可能是这样的。

我们都应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现在的内容生产者很容易给一个好故事赋予一个坏意义。与其说他们没有“思想”,不如说观众不乐见“思想”,于是内容生产者就不给自己的作品注入“思想”,久而久之,他们或许就真的成为了没有“思想”的人。使用流行的伪心理学是安全的,“精神内耗”不会引起争议,内容生产者不用担心审查,不用害怕观众批评。作者与观众一起奏响时代的大合唱。

我们当然不会在这里高唱”睿智的创作者们,饶过心理学吧!“,而是要提醒伪心理学是互联网的大势所趋,这不仅有内容生产者的功劳,也有读者和观众的功劳。有见识的人是不会因此批评心理学,甚至捏造心理学与社会学的虚假对立的。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