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仙女”、Karen与应得心态:一个释义的尝试

On

Update

若干年前,我参加了一位朋友的婚礼并见证了一个当时我不太能理解的环节。新郎,也就是我的那位朋友,带着几位伴郎,敲打新娘房间的门,而新娘带着的几位伴娘则负责堵住门。这是一个持续了大约十分钟的游戏,围观者众多,伴郎们一边敲门一边恳求着开门,一边通过门缝往里面塞东西,有时候塞的是红包,有时候塞的是卡片。

后来我看战争史才理解到这个游戏意味着什么。这是一种争夺领地的斗争,在人和动物里都很常见,而这种斗争的开始和结束都是高度仪式化的。军事史家约翰·基根告诉我们,1944年6月27日瑟堡火药库(Cherbourg Arsenal)的德军指挥官要求要有一辆坦克对着大门象征性地发射一枚炮弹,这样他才能体面地投降。

本来我也是伴郎,但我的这位朋友明智地发现我的性格并不合适当伴郎,于是把我临时换下来了。

门总算是打开了。我跟随众人进入房间,在一片喧闹和欢腾声中,以及在另外一些仪式性的环节中,我注意到地上的许多卡片,这些卡片是刚刚由伴郎们塞进去的。我想看看卡片上写的是什么,于是我捡起几张。我记得很清楚,其中一张卡片的内容大概是求求里面的“小仙女”快开门。

那是2021年,“小仙女”还是一个褒义词。在这以前,我的一位女性朋友把她的男朋友昵称为“小仙女”。这才过去了三年,“小仙女”已经变成了一个绝对的贬义词。许多女性,即便自己基本不符合这个词的特征,看到这个词也会近乎本能地感到不舒服。

这三年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什么这个词会从褒义词变成贬义词?对于这样一个语言现象,需要传媒人士和语言学人士进行细致地考察和研究。不过,人们现在已经有了一个很好的参考,那就是去了解karen这个词在2020年是如何在英语中迅速走火的,并且从一个普通的女性人名变成了一个对某类女性的贬义词的,而且对于这个词的分析的相关文献已经相当丰富。(可参考纽约时报中文版的一篇文章

karen这个词还没有进入主要的各大英语词典,但Dictionary.com给出了两个相关的释义,其中第一个释义是狭义的,第二个释义是广义的:

白人,通常是中产阶级女性,对他人,尤其是客户服务人员,无礼、苛刻、咄咄逼人。

咄咄逼人、觉得自己应得(entitled)、粗鲁无礼的人:

而在非正式的Urban Dictionary中,最受欢迎的解释是这样的:

中年妇女,典型的金发碧眼,去解决别人的问题并给自己造成不便,但她压根没有受到这个问题的影响。

《维基百科》对这个词的定义如下:

“Karen是一个俚语,通常用来指被认为自己应得(entitled)或要求过高的美国中上层白人女性。”

至于“Karen”的各种实例,人们可以在YouTube搜索获知详情,而我也让ChatGPT造了几个句:

“排在最前面的凯伦要求见经理,因为她的拿铁不够热”。

“在邻里会议上,一位凯伦大声反对新建公园,因为这会’降低房产价值’”。

“凯伦的一个经典举动:她报了警,因为她的邻居在白天播放音乐”。

出乎我所料的是,ChatGPT直接就把这些句子造出来了,而没有给出其他提醒——比如应当尊重他人、谨慎使用。

综合这些释义,我们看到,释义工作有两种取向,是侧重描述Karen们的具体行为(比如大喊大叫),还是侧重描述Karen们这种行为背后的心态(比如应得心态)。不过,最重要的是,这是一个贬义词、攻击性的词汇。Karen这个词被许多人认为具有种族主义、性别歧视、年龄歧视、阶级歧视和厌恶女性的含义。其实,karen这个词最早是从黑人社区流行开来的,是黑人用来嘲讽白人中年女性的俚语。

有人认为,为什么你这个体面人或自称是有教养的人要在一篇文章里讨论“小仙女”这个概念,或者在文章里使用这个词?我完全同意,人们应该在正式的写作中尽可能避免使用这个词,以及其他任何具有攻击性的俚语。实际上,我收到的许多评论包含各种此类语言,我都感觉很不恰当。

不过,既然这里我们是专门讨论这个语言问题的,当然就可以不受这个限制。人们现在不喜欢“小仙女”这个词,那么我们就应该找出人们所不喜欢的那个东西是什么。在我看来,Karen和小仙女之间的具体行为的表现可能有所差别(比如“小仙女”们往往并不会想到要跟经理谈话,而是更倾向于矫揉造作),但她们做出这些行为背后的原因却是一样的,那就是应得心态(entitlement mentality),所以我认为对“小仙女”的释义可以参考对karen的释义。

entitlement和entitled这两个词并不容易翻译成中文,我暂时把它翻译为“应得感”或“应得心态”。它基本意思就是有权利去做某事或拥有某个东西,但是在批评性的语境中而且也是主要含义中,它微妙地多了一层意思,那就是主观觉得自己被赋予了权利去做某事或拥有某个东西,而这是一种享受权利或特权的感受。《剑桥词典》是这样解释entitled的:

感觉到自己有权做或拥有自己想要的东西,而无需为之付出努力,或觉得理所应当,只是因为你是谁。

点外卖的人觉得自己有权利让外卖员帮自己扔垃圾,如果对方拒绝就给差评。打车的人觉得自己有权利让司机顶着被罚款的风险免费等自己十多分钟,并且上车后要求车内空调开到最高档。明显不合理地使用“仅退款”或者退货率相当高的人,还有那些故意使用一段时间然后退货的人。要彩礼的人觉得自己有权利获得那38.8万,并且使自己成为父权制的帮凶。而当这些人发现自己应得权利没有得到兑现,她们往往不会沉默,而是表现得不高兴,甚至出现攻击性。

假如一个人认为自己应得自己实际不具有的权利,这是错误的;但时刻表现出自己应得那些自己的确应得的权利,同样也遭人厌恶。打个比方,假如你身边有个人,一天到晚都喜欢对别人说“这是我的权利!”(比如加上一句,“根据第一修正案”)这个人的说法即便是对的,也不会招身边人喜欢。

我注意到,karen这个词已经出现了继续泛化的倾向,它现在已经未必指的仅仅是中产白人女性,还包括其他年龄段、其他种族和其他性别。所以,在YouTube上也能找到“male Karen”的视频,而且许多karen视频也包含其他性别、种族和年龄,而不仅仅是中产白人女性。如果这个词的泛化能够持续下去并且固定下来成为主流释义,那么这个词便可以脱离群体歧视性。但与此同时,Karen原本也是女性名字,现在据说已经没有父母再为自己的女儿取这个名字。

“小仙女”这个词则非常棘手,因为性别已经锁死(“女”),年龄也大致确定(“小”),而中国又没有其他种族。而且它也有泛化倾向,但这种泛化并不是良性的而是恶性的,那就是它有可能无差别地指代所有年轻中国女性,而不是仅仅是具有应得心态的女性,而这肯定是这个词如此让人厌恶的原因。我认为绝不应该在如此泛化的含义上使用这个词。

即便是一个贬义的、攻击性的词汇,我们也需要明确它的含义,尽可能减轻背后无差别群体性攻击的意涵。也就是说,我们要它限制在对某类行为背后心态的描述,而不是对某些群体的描述上。可惜,由于这一词汇中包含了“女”字,这导致性别已经被限定。

所以,总结来说,这就是我对”小仙女“的定义——”小仙女“是一个俚语,它指的是具有应得心态的女性。

原则上来说,我们应该尽可能少地使用这个词,但使用“具有应得心态的女性”又过于拗口,而且中文世界对“应得心态”这个说法也并不熟悉。所以,使用“小仙女”也可以提供某种便利,但若不加专门解释也容易造成误解,或者招致不满和怨恨,并且不利于自己的教养的展现。这个问题并没有简单的解决方案。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4 Comments
最旧
最新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陈海鑫
陈海鑫
5 天 前

这个词原本怎么来的我不太清楚,但是现在相当于「桧」字的情况我觉得一定是有互联网的推波助澜。(好吧,我甚至都没在线下听过这个词。)

网络平台是需要流量的,所以话题和争议总是源源不断,恰好男女二分类实在是太自然了——生下来便知道,讨论起来马上就能占队扣帽子,实在是比星座、 MBTI 好用太多。再加上确实是有部分女性在互联网上显出丑态,逐渐就会被塑造成一些容易被记住的符号,久而久之「小仙女」就成了一个抽象概念,我很有几个朋友不止一次在同我聊天时候用这个词表示对女性的鄙夷,~然而作为大学生的我们甚至都极少在生活里和女性们交流~(测试下支不支持 markdown)问他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几乎也是答不出口。

总之我认为,除了少数(我指现实生活)指代如博主所说的 Karen ,大部分「小仙女」用者们更像是一种无意识的抱团取暖,和三人成立党支部一样快速建立起一个话题与认知,也并不真的在意他们所议论的女性究竟哪里在「小仙女」

最后由陈海鑫编辑于5 天 前
喵
4 天 前

想了好久写了还是删掉了啦。留点开头,后面对小仙女批判太激烈了偏离了主题,而且包含一些个人的偏见,就删除了。

应得者,具有应得心态的女性,这样的长词汇,确实表达的不够贴切,让人难以快速的与具体的人群结合起来。甚至于让人觉得摸不着头脑。

纽约时报的那篇文章,揭示了卡伦有某种词源,用这个词的人具有某种共识,在某种文化环境中生长。(同时名字是具有力量的,它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对人自我的塑造,以及周围人对其产生的社会认同。一个普通的名字更容易和学生们打成一片,一个过于严肃的名字则容易让人被孤立,一位姓杨的同学被人取了羊癫疯的绰号,以及他恼羞成怒的反应令我印象深刻)

(但是更令我觉得有兴趣的是,当发音的时候,K可以扩大某种宣泄不满的情绪)

简写一下大概的论述,我认为小仙女这个词源于fairy,更接近于花仙子,最后演变成被溺爱的,争风吃醋的。


了解 心的道理 的更多信息

Subscribe to get the latest posts sent to your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