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干年前,我读了“牛津通识读本”(The Very Short Introduction)系列里的《人生的意义》,作者是大名鼎鼎的英国文论家伊格尔顿。读完那本书以后我就感到,要想从这位机智百出的讽刺型作家那里了解一点关于这个话题的建设性的东西,那就是逼良为娼的幻想了。一个人的才华还是不要放在不适合自己的地方。
该系列读本近年来又出版了一个相近的主题《幸福》。而当我阅读这本书之前,得知作者是一位哲学教授后,不免又倒吸一口凉气,我担心又出现一些不着边际的东西,以至于读完书之后对“幸福”这个主题更迷茫了。
《幸福》的作者是丹尼尔·M.海布伦,美国圣路易斯大学哲学教授。他非常注意阅读科学文献,于是他对“幸福”的解读有实证的支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建构。这是我想要看到的书。
阅读这类书籍,人们不免迫不及待地翻阅到最后几页,看看作者为人们追求幸福提供了什么样的建议。不过,海伦布在这里谈论的已经不是追求幸福,而是追求美好生活(good life)。他认为,美好生活指的是“你有充分理由对其感到满意的生活”,它又包括两个基本组成部分,福祉和美德。
海布伦给出了四条建议。第一,人们需要跟重要的人和事物建立联系,而不是一味追求金钱和物质。第二,在参与有意义的活动时,不要忘了放松。他引用了一位临终关怀行业的英国护士的记录,表示在死前遗憾中排名靠前的一条是:“真希望我没有那么努力工作”。第三,避免债务。债务意味着不自由,意味着你不能过自己想要的生活。第四条,不要道德负债。这意味着在人生走到尽头时,需要交出一份显示盈利的道德资产负债表。
但要注意,海布伦的这四条建议并不是针对幸福的,而是针对“美好生活”。如果能做到这四点,这也不能确保你能获得幸福,但已经有很大的可能性。
海布伦多次引用一项研究,在美国,只要家庭年收入超过75000美元(约合人民币48.4万),幸福与收入的关联便微乎其微了。他进而提到,两位高等教育毕业生在毕业以后组成家庭,他们的收入之和一般已经超过了这个水准。于是,他建议,只要家庭年收入超过了某个基准线,人们在考虑职业时就不一定非得太关注工资待遇,而需要更关注“天赋和激情”。海布伦虽然没有明确提及,但这暗示了婚姻对幸福的正向关系的一个方面。无论如何,以家庭年收入超过幸福基准线要比独身个人年收入超过幸福基准线要轻松得多。而只要家庭年收入超过了幸福基准线,我们便不用担心金钱对幸福的影响,而金钱一般被人们视为影响幸福的最重要因素。
某种程度上来说,就连物质财富也不一定很重要。作者在书中举出了大量的例子显示,很多人只是拥有如此少的物质财富,却仍然度过了丰富而充实的一生。
那么幸福是什么?海布伦认为,幸福(happiness)是一种主观情绪状态,即一种良好的情绪状态。“福祉”(well-being)指的是“拥有对你来说顺利的人生”,相比于“幸福”,这个词蕴含了价值观取向。“美好生活”包含了福祉和美德。
海布伦把幸福区分为三个方面:协调(attunement)、参与(engagement)和认可(endorsement)。协调指的是一个人对于个人安全和保障程度的反应,参与指的是人对于自己在自身处境中的参与程度的回应,认可指的是对自己的人生的认可。
协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内在平静;2)自信;3)情绪或精神开朗,感到“轻松快乐”,或“不受压迫”。海布伦认为协调是幸福的核心,因为“焦虑、压力、不安全感以及类似的状态不仅会让我们不快乐,还会剥夺我们感知幸福的其他方面的能力”。海布伦举的一个例子是,世界著名小提琴家乔舒亚·贝尔在早晨的华盛顿的一个地铁站里进行了一场43分钟的大师级演出,却只有七个人驻足片刻。
参与生活的形式有两种,第一种的核心是能量或活力,这可以用兴奋-抑郁轴来衡量;第二种的核心是心流,指的是全身心投入一项活动,失去了一切自我意识,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认可指的是在生活中感受快乐以及其他典型情绪。
那么幸福的来源又是什么?海布伦提到了基因决定了50%的幸福感的观点,而他反对任何基因对幸福具有决定性影响的看法,以至于我们无法改变幸福的看法。他认为幸福的来源有五项:安全感、生活态度、自主权、人际关系和需要技能并且有意义的活动。海布伦认为未来还有可能把“大自然”加入到这个列表中。
安全感包含物质安全感(一个人对自己拥有的物质财富的安全感)、社交安全感(一个人对于人际关系和自己在社群中的位置感到安全)、事业安全感(一个人可以在自己的事业中看到成功的可能性,从而产生安全感)和时间安全感(一个人有充足的时间来完成自己需要做的事情)。
生活态度包含积极应对(专注于生活中积极的地方)、坦然接受(当事情不按预期发展时,不要崩溃,要接受现实)、关心他人和内在动机(真心追求自己的内心梦想)。
自主权,指的是一个人能够自主选择,可以不受他人影响做出决定。自主权不能与选择自由混淆,选择自由指的是人们能从一系列选择中选出自己想要的。
人际关系包括家庭关系、朋友关系和社群关系。海布伦强调了亲近关系(中译本错译为“亲密关系”)的重要性。
需要技能并且有意义的活动,指的是人们从事最有意义的活动时,会带着欣赏的眼光与重要的人和事产生联系或进行互动。
幸福并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海布伦转而讨论福祉,幸福是福祉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他支持的是“自我满足理论”,自我满足指的是按照自己的本性来生活。很大程度上,这意味着人们要按照自己的价值观来生活。海布伦认为美德是人生的第一要务。虽然幸福和道德之类的美好生活要素之间区别很大,但能带来幸福的生活方式一般是美好的生活方式。
海布伦也谈到了人生的意义,他说当一个人感到自己的人生有意义时,就表示这个人带着欣赏的态度参与了自己觉得有价值的活动。最有意义的人生就是主观意义和客观意义的结合。他提到,养育孩子在很多时候未必能增加父母的幸福感,但却让他们感到自己的生活意义重大。
最后,海布伦便给出了关于美好生活的那四条建议。
以上是我对该书重要内容的一个简要复述。
在这本小册子里,涉及幸福的各个主要因素基本上都面面俱到了,这很不容易。当然因为篇幅所限,很多因素并未能得到详细讲述。他对幸福的三个方面的划分中,“协调”似较为模糊,只有看到它对”协调“的三个方面的划分后,才清楚他想说的是什么。也许能找到更好的划分方式。
我们可以设想,一个没有正式工作的“拆二代”,靠收取房租过充裕的日子,每天待在家中无所事事。他经常会在网上嘲讽那些批评政府的人,说自己的好日子都是政府给的。这个人幸福吗?用海布伦的理论来看,他可能并不幸福,因为他缺乏“参与”维度,这会导致他的生活充满了“无聊”。在设想一个缺乏“认可”或“协调”维度的情况的人时,我们也会有类似的感觉。海布伦的对幸福的三个方面的划分似乎是对的。
海布伦的大部分观点都没有给出实证的支持。而据我了解,这主要应该是篇幅所限。譬如关于自信或自尊与幸福的关联,海布伦只是一笔带过,但心理学中已有许多高质量研究表明自尊与幸福的高度关联性。但无论如何,没有给出实证数据的做法,总是给人一种独断的感觉。
海布伦所赞同的“自我满足”幸福理论跟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是极其相似的。实际上,中译本就是把它(self-fulfilment)翻译为了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这一个从亚里士多德那里就已经出现的人生哲学,在我们这个现代社会不仅没有被替代,反而变得更加精致且深入人心了。
海布伦的行文风格有一种幽默,这种幽默有时候跟伊格尔顿很相似——比如那句让我印象深刻的“每一个高等教育毕业生,没错,甚至包括哲学专业毕业生,都能找到薪水合理的工作,收入足以达到对幸福造成最低影响的标准”——但至少,在海布伦的幽默中我们能找到一些能让人记住的建设性的东西。
海布伦承认,人们很难改变自己的生活态度,尽管很多时候只要改变了生活态度,就更可能进入幸福状态。我们不可能告诉一位抑郁症患者:“你怎么不改变自己的想法呢?”他提到,幸福是一项通过多年努力才能习得的技能。
完全正确。但这本书并不是一本提供学习这种技能的手册,这样的手册还需要到心理学里面去寻找。它顶多是告诉我们一些原则性的东西,并且让我们全貌地看到了幸福这个概念本身所包含的东西。人们不仅需要努力追求幸福,更重要的是知道要去努力追求真正的幸福,而不是那种可能让自己在临终时充满悔恨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