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白卷的恐惧

On

Update

In

我生平交过一次白卷,而且那也是唯一一次。读高中二年级的时候,我的语文老师在班里举行了一次“文坛大赛”,主题和题材不限,而且是强制所有人参加的,要求在几天之内写好交上去。我倒是非常乐意参赛,但结果我却是唯一一个交白卷的人。

我现在还记得当我对老师说自己什么都写不出来的时候他脸上的表情。他习惯性地冷笑了一下,没有多说什么。而我也没有多做解释。或许在他看来,我本来就是班里比较差的学生,现在居然还拒绝交作业。而我当时恰好也没有要在老师面前证明自己的意欲,所以对这种看法是完全无所谓的。

我当时的实际状况如下:在痛苦地冥思苦想几日后,我的大脑仍然是一片空白。现在想来,这种主题和题材不限的方式,使得我在无数蹦出来的念头中没有哪一个能固定下来。我对任何一个飘忽出来的想法都无法感到满意,而且,我对自己的最后的产出还给予了厚望。或者说,我对我的创造性寄予了厚望。结果便是,我在这种飘忽不定的巨大痛苦中完成不了任何东西,正是在这种巨大的自己给自己造成的压力下,我没有出现“尤里卡时刻”。

那么,为什么在时隔十多年以后,我忽然又想起了这回事?

因为我无奈地发现,那个曾经一度离开的梦魇又回来了。最近,我频繁地梦见自己即将参加数学考试,而且还是自己压根不会的高等数学,而同时发现自己对此完全没有准备,于是这意味着我肯定马上要交白卷了。于是,在梦醒时分,我总是会庆幸,现在的情况是多么地幸运,我只差交出一篇博士学位论文就可以毕业并拿到学位了,而不需要参加可怕的考试。但是,等我完全清醒后就会马上发现,我当下的情况甚至可能比梦中的情况还要更加不幸。

很显然,我的考试梦和我当下的情况存在很强的联系。这一次,它并不是由无意义感引发的,而就是由对交白卷的焦虑和恐惧所引发的。

我现在的确担心我的博士学位论文会以交白卷收场。为什么会这样?原因竟然是跟我在高二时那场“文坛大赛”时交白卷的原因是一模一样的。我对我的创造性和原创力充满了希望,但我的脑海却迟迟没有蹦出让我满意且可执行的东西。我想做出一番真正的突破,哪怕是在当下学术界无法得到认可甚至无法通过外审也在所不惜,因为真正具有创造力的作品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得到承认,有时候作者等不来这种承认就死了。

我不能说我的内心充满了焦虑和恐惧,但它们肯定挤占了我的内心深处的某些地方。这种焦虑和恐惧是双重的: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我担忧自己完不成真正有创造力的作品,这种恐惧偶尔甚至会让我泪流满面;另一方面,也是不那么重要的,则是我担忧自己交白卷。当然,“交白卷”在这个语境下指的是要么是肄业走人,要么是继续延期。

那么,我在高二时的那段历史会在不久的将来重演吗?

首先要考虑尤里卡时刻这个偶然因素。尤里卡时刻的出现往往是建立在勤勉努力基础之上的闲暇上的,而这肯定需要一个相对安逸的心理状态。弗洛伊德是在一个下雨的下午独自散步时想出了“文明及其不满”的基本轮廓,而他当时那段时间肯定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完全的勤勉和完全的闲暇都无法产生任何有创造力的东西。而且,即便我能放下内心深处的恐惧和焦虑,也不一定意味着尤里卡时刻的到来,因为它的可能性就像一见钟情一样是颇具神秘意味的。

其次要考虑的则是策略性因素。假如尤里卡时刻没有到来,而我发现自己也不能再等待,那我应该明智地降低对创造力的期望,而是掉转矛头,像大多数人所做的那样,去写一篇四平八稳的、踏踏实实的博士论文,然后尘封在档案柜和数据库里。正如大家常说的,毕业要紧,没人看你博士论文到底写了什么东西。

假如,我在高二的时候采取了降低期望、改变策略的做法,那么当时我可以交出一篇作文,我的语文老师也不会对我露出难以解读的表情。当时,我承受巨大的痛苦和压力,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我没有想出任何东西。如果我能从那段经历学到什么的话,那就是为了呵护自己的创造力,应该尽可能地调适自己的情绪,坦然面对,像弗洛伊德一样多在下雨的时候一个人闲适地散步。

是的,我不想告诉自己,我最终还是学会了降低期望、转变策略。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评论

《 “交白卷的恐惧” 》 有 7 条评论

  1. 唔,我觉得在压力下大脑形成了一种负面的循环,对创造性本身的执着才是需要否定的东西,基于一种自恋一般的情绪。
    我也有这种急需创造的烦腻,觉得自己在一直生产重复的东西,也许是大脑对重复性劳作的不满吧?或者对于视野未能继续开拓的急躁。
    我曾经夜以继日的想要逼迫自己具有创造力,或者担心失去它。
    但是在数次得失中,我得出了一个结论,创造力不会丢失,但是不会存在于固定的形式中。
    我可以以诗歌的形式,以论述的形式,以读书笔记的形式去创造,但是我不能一直以某种特定的形式,结构去创造东西(哪怕是转译也极为困难)
    其次,你的压力主要来自于荣誉方面,事实上这也是最让我困扰的东西,我放弃了持续不断的写诗,也是因为受到了不副其实赞扬和嫉妒(至少我这样感觉到)
    荣誉是让人失控的根源之一,虽然我不是那么会应对它,甚至一旦进入特定氛围和浓度的环境(比如大家都为了考试而努力),就会激起一种特定的条件反射。
    我觉得去旅游/出游是个好主意(看经济条件决定距离,哪怕是近距离的接触不同职业的人的生活环境和目标追求,但是我觉得如果不更换住宿条件的话影响没那么大),环境上的分离也可以带动思维上的分离。脱离环境对精神的桎梏。

    1. 自恋谈不上,我觉得真正自恋的人可能不会在意这么多了,这更有可能是一种完美主义的取向。

      是的,从个人角度来说,创造力是一种个人气质,而且大部分是被基因决定的。所以这种素质即便不实现出来,它还是在那里,而能不能实现出来,则更多取决于外部情况,比如积累、情绪、驱动力等等。

      你说的荣誉确实对我来说是一个因素,因为我虽然高中的时候没有证明自己的意欲,但是现在的确是有的,希望能拿出能让人刮目相看的东西。

      度假确实是一个很好的主意,有时候人只有切换了地方才能强迫自己更改心态。谢谢。

      1. 我一直饱受这种情绪困扰,我在感受到的时候觉得是一种躁狂或自恋,莫名其妙的信心和勇敢。

        我觉得这来源于一种,本能的,竞争性的情绪。这种情绪是不稳定的,也许类似于“战或逃”那样,以胜利,以同类竞争为目标。

        可能有的人比较适应这种(在我看来这是一种短期刺激,人和人的体质不同),从我自身的感觉来看,它是摧毁学识的。一般来讲,这样的情绪出现几次,我的路就走到了尽头。一段时间内再也提不起一点学习的兴趣。

        它对运动体育竞技可能是一种有效反馈,但是对知识本身则不是。所以不妨观察一下,是否是因为这样的竞争感受改变了判断。

        学业有两种价值观,以天才为主导的,和以勤奋为主导的。以天才为主导的这种和竞争紧密结合,但是到了一定速度下,依赖于导师的帮扶(走前人的路会比自己走崎岖坎坷的道路快太多了)既然没有人生而知之,那么这种竞争必然有其不可避免的代价。(扼杀创造性)
        而以勤奋为主导的,对这种竞争则非常具有劣势。因为积累不知道什么时候以什么形式浮现,这样会形成一种紧张焦虑的氛围,反而杀死自己的知识。
        勤奋也许不会扼杀创造性,跟具体的学习方法有关。但是听过一句话,大意是灵感不够就是积累不够。所以勤奋在面对截稿日并不能给出迅速的完美答卷。

        具有创造力的作品是偶然,但是又是一种必然。鲜花下面隐藏着十倍的枯枝败叶。

        这段我结合自己的经验和华罗庚的学习杂谈综合而成。不知道是否正确。
        不过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想到太好的克服被这种情绪所影响的知识。也有怀疑是自己的基础打的不牢,以至于即使再想拓宽也难以为继。

  2. 真的不在意外审吗?难受。。。。。。。

    1. 我觉得被外审拒绝有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确实总体质量不达标,系所给自己学生放水,这也是外审制度出台的主要原因。

      第二种是因为门户之见、观念差异或立场差异导致的拒绝,按理来说这些原因不应构成外审不通过的理由,但近些年这类拒绝引起了注意。

      第三种是因为创造力、开创性和原创性的原因导致外审专家难以接受,认为这逾越了“学术规范”。

      我只是不在意第三种而已。

      1. 而我害怕1,呜呜

  3. 同样有完美主义的我看到了这篇文章,建议你也可以读读看。

    “梅尔说,许多创意人士都在与永远不够好的感觉作斗争,无论他们多么努力工作或取得多么成功。 “他们总是试图完美一些东西,但他们永远不会这样做,因为实际上根本原因不是来自艺术本身,而是来自一个根深蒂固的问题,与低自尊和自我价值有关”。出现的常见问题与成长有关——童年时期往往缺乏对创造力和学术技能的重视,许多人因“艺术气息浓厚”而被贬低,或者根本不愿走上创造性的道路。梅尔说,这样做,父母/老师/社会“忽视了那个人的本质”,并表现出对他们缺乏信任,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信任会内化。”
    ——
    https://www.itsnicethat.com/features/perfectionism-creative-industry-171024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了解 心的道理 的更多信息

Subscribe to get the latest posts sent to your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