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人的母校

On

Update

我在美国时,有天参加了一场国际学生的聚会,遇到了一个中国留学生。在一系列交谈以后,她得知我是浙江大学来的,于是我询问她的国内本科学校是哪一个,她立即表现出面有难色的样子,并用坚决的口吻拒绝回答我。这样的情况我在美国见过,而在浙江大学也见过。现在询问一些研究生的本科母校俨然成为了一个有些敏感的问题,甚至已经快要成为禁忌了。

那些来自所谓的985高校的人会收放自如地回答这个问题,并且自己可能也会在社交媒体上透露自己的来历。但那些许多来自“双非”高校的人,对自己的“起源故事”却是遮遮掩掩的。同时,尤其是对于浙大的文科研究生和文科教师来说,出身其他985的研究生和从985调来浙大工作的教师很有可能对浙大言语间带有批评甚至不屑之意——因为浙大的文科相对于理工科是弱势的——但同样的情况很难出现在那些出身双非的研究生身上。

对于出身“双非”高校的人来说,母校所意味着的并不是一种温暖的家园感,而是一种难言之隐。母校一词来源于拉丁语alma mater,在严格意义上指的是大学本科及以上的教育,但一般也可拓展到从小学到博士阶段的所有学校——不过我们谈起母校,首先想到的一般是自己的本科学校。我所理解的“英雄不问出处”,指的是我们不会根据一个英雄的出身来评判这个人的才华,而不是真的“不问”甚至不能问。

那么,我们应该让母校成为一个禁忌话题吗?让它成为出身985高校的人的特权,也就是只有这些人才有权利拥有母校,而其他人没有权利拥有母校?

我不愿意看到这一天,因为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和互信将受到不可磨灭的恶性影响,这种恶性影响已经出现在了社交情景之中。假如在社交交谈中谈及了母校的话题,我说出了自己的母校,而对方却对此遮遮掩掩,这马上就打击了真诚和互信,并且在很多情况下就导致交谈无法深入下去,而真正的人际关系也很难建立。母校只是一个人的基本信息,这就像一个人的出生的地方一样,这些基本信息在社交情景中理应在最初级的相互自我表露(self-disclosure)中就完成互换,而假如初级的相互自我表露都无法顺利进行,那么更进一步的相互自我表露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

母校是不能撒谎的。有些人出生于村里、镇里或县城里,但在自我介绍时只说到地级市,这不是撒谎,毕竟信息不是错误的,而只是一种简略的说法,而且对方可能没听说过那个县的名字,更不用说镇和村。但母校很难这样做,母校就是一个绝对的名字。虽然有些人也会说在某个区域的学校(比如某个在杭州上学的人可能会说自己是在下沙的一个学校),但这跟遮遮掩掩没有什么区别。

那么,当我在说我反对对母校遮遮掩掩的时候,我是在作为一个出身所谓的985高校的人来发言的吗?也就是说,我处于某个“特权阶层”里,自己享有特权而没有自知之明,于是对不享有特权的阶层说出一番“何不食肉糜”的话?就像某些女权主义者说我是一个男的,享有某些“性别特权”,所以我无法“共情”女性的某些独特遭遇?

现代人类社会存在很多特权,一个好学校的文凭相对于不太好的学校的文凭拥有特权,这是毫无疑问且内在合理的。所以,我们应该理性地看待特权。毕竟,所有人的智力几乎都是先天决定的,而这种先天决定已经保证了智力分配的严重不公。假如给不同智力或不同贡献的人分配相同的报酬,这就是另一种不正义。但是,把这种学历特权表现为学历崇拜和排名沉迷,这却是中国或东亚独有的现象,而这一部分绝不是合理的。而这也是许多人选择含辛茹苦地考研的原因,他们希望通过读研究生来刷新自己的母校,并以为这样可以把自己的本科母校彻底埋葬。

我想起我在美国的一段时间居住在一个公寓里,其他几位室友都是弗吉尼亚大学的本科生,而在暑期期间,他们三位都回家了,而其中一位室友把房间转租给了一个詹姆斯·麦迪逊大学(James Madison University)的学生。如果要论排名的话并且类比到中国的情况的话,弗吉尼亚大学相当于浙江大学,詹姆斯·麦迪逊大学相当于温州大学。在交接房间的期间,原来的室友没有按照约定把房间打扫好,这导致他回来返工,他的父母也来帮忙,同时,新室友的父母也来到这里查看房间情况和协议。

假如这是在中国,这是两个中国家庭,会发生什么情况?我可以断定,新室友的父母马上就会做出一副恭维的样子并说:“你们家娃儿好优秀哦!”而其中那些恬不知耻的中国父母可能还会接上一句“我们家孩子读不得书。”并且这些家长在房间内行走的样子就像自己是仆人,而对方是老板。

这样的情况当然没有发生。由于新室友的家长某种意义上是来监督原室友来返工的,再加上美国不存在这种以学校排名来论资排辈的不良作风,于是在那天,新室友——詹姆斯·麦迪逊大学学生——的父亲显得自己才是老板。

可见,所谓的985院校的学生才配拥有一个说得出口的母校,这只是中国人的观念性东西,并且中国人正饱受这种文化的毒害而不自知。

凡是读过本科的人都有一个母校,这就跟一个人的家乡一样,是作为既成事实固定且绑定住的。自己在母校的生活经历作为自己人生的一部分——确切地说是已经过去的一部分——是不可能拖自己后腿的,因为拖自己后腿的只能是外在于自身的东西,而一段人生经历则是自己人生的内在组成部分。至于这种事实会对自己的个人职业发展产生什么影响,这个社会如何助长了对“双非”母校的羞耻感,以及在人群之中可能存在的对院校出身的鄙视链,这些都是后话。而任何在社交中试图掩盖自己基本信息的人都应该认真考虑这种制造神秘感的行为对自己人际关系的负面影响,这会让自己显得难以被信赖,从而难以建立了好的人际关系。久而久之,这会使得自己的人际关系限制在不让自己感到羞耻的圈层。这种人际关系的损害要远大于所谓的“面子”。

如果说出身于双非院校的人对自己的母校遮遮掩掩是一个问题,那么像浙江大学这样的学校的学生沉迷于排名则是另一个问题。这不过是“学历特权”的另一个表现。TOP3在浙江大学简直是一个宗教符号,而许多人还不满意于TOP3并且寄望于自己的母校成为TOP2。“望校成龙”就是这么来的。——然而,从概念上说,学生是不能对自己的母校(alma mater的意思是母亲的哺育)提这种要求的,就像孩子不应该嫌弃自己的妈长得不好看。

总之,我们看到,在中国人的观念里,母校已经不是一个含情脉脉的家园感的存在,而变成了一个要利用其证明自己的价值的存在。如果它无法证明自己,就像双非院校的学生所想的那样,那么母校就成了一道难言之隐。如果嫌证明得还不够,就像浙江大学的许多本科生所想的那样,那么院校排名就成了宗教。这些现象非常让人忧虑,因为一个人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内在,而不是自己的出身或其他外在东西。自己的母校从“双非”升为“双一流”或浙江大学变成TOP2,并不会让自己成为更好的人。而注意到这些现象的人最好也不要把这归咎于大环境,然后以此让自己摆脱文化革新的责任。一切都要从能够自信大方地说出自己母校的名字开始,如果连这都做不到,那么改变将不会有希望。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19 Comments
最旧
最新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喵
4 月 前

我想这包含两方面
1.对方对大学认知的不足,导致难以圆滑的应对
2.老一辈对高学历的物质崇拜,或者唯学历论

一旦被打上了标签,人就很难翻身,但是标签化又是流动社会人口的必然性。

想想大多数家长是怎么条件反射的,优秀母校的学生是好孩子,而差一点的母校的学生是差孩子,而被批评者也一瞬间因为母校回到了被毒打的童年,恍如条件反射一般。

真正陷入困境的是在问出这个问题之后的语境,这本身是一个你是谁的问题,但是当你如实的,直接的回答了这个问题之后,对方却答非所问,他不能确切的描绘大学生活,或者一个地区的风貌,他对这个大学的所知,仅限于它的入门价格,仅限于他曾经关注过的,孩子上大学的分数,于是瞬间回到了人人厌恶的教育领域,揭开对方的伤疤,挑出最恐惧的事情。

不过回到标签的话题,用脑子是一件费力的事情,特别是在它很难给生活带来改变的时候,不如把大脑的营养提供给身体的其它器官。于是对他人公式化的对待和给人打上标签,就是一个方便的事情。这显然会让人感受到不尊重,让“真诚表露”也成为了不可能的事情。

快速的城市化,带来快速的人口增长,关系的快速改变,真诚这样慢节奏的东西也就被抛弃了。只是偶然的插肩而过,又何必相问相识?

喵
4 月 前
回复给  浮云笑此生

快节奏的城市生活喵。指的是由于人口不断涌入导致的竞争加剧。(特别是底层劳动力的廉价化,和被替代的感受更为明显)

这代人的文化是短暂的,优中选优,一步登天的美梦。所以一个人的优秀也就靠着不断的鞭策来实现。

这时候,我想,又由于耻感文化和罪感文化的区别,在这个问题上,原生学历产生对暴露评判的担忧,这种担忧,结合从父辈那里得到的羞辱回忆,使它成为一种不可诉诸于人的隐秘。

匿名
匿名
4 月 前

其实“出身”(本科院校)一般者也并非自身原因而不愿提及“出身”,更多时候就是环境使然。当迈入新的环境后,特别是与之前截然不同的环境后,所受到的“宠爱”与“母家之荣”息息相关,所以即便有幸“入宫”,被“打入冷宫”也往往是其最终的归宿。这之中的滋味,身为“出身不俗”的作者恐怕未必能深刻体会。当然在此并不是指责您,毕竟敢于直面这个问题者已然寥寥,更相信您绝不是“何不食肉糜”的泛泛”皇族“之辈。但说句实话,”嫡庶尊卑”始终有别,即便再大声疾呼,”低人一等(甚至几等)“的窘境不仅不可能也不会消失殆尽,更会甚嚣尘上,愈演愈烈。修炼内在的同时,也是时候巧用心智,主动出击了!鸡汤喝多了,也是会中毒的,偶尔喝点倒也无妨:眼看他高楼起,眼看他高楼塌。越是显赫,就越容易登高跌重。人去楼空,谁还分嫡庶贵贱,谁还分钱财权势,不过是南柯一梦罢了!换个赛道EMO,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松易涅
松易涅
4 月 前

很想了解一下文中所提“毕竟,所有人的智力几乎都是先天决定的,而这种先天决定已经保证了智力分配的严重不公”的论据来源?感激不尽。

滔滔不绝
4 月 前

这是一篇好博客。我想了想我的情况,目前我还没毕业,所以只拿在学校的经历来说,我没有「本科焦虑」。我在国内的硕士是在人大,本科是在河北师范大学。通常,我跟别人提到我的本科学校,反而有一种自豪在里面。一方面,我的本科体验确实很好,我不介意我来自一所双非。第二,我觉得我高考(还复读了一年)已经发挥出我最大的能力了。我的母校是我能到的最高点,我没有什么可遮遮掩掩的。第三,我目前读博的学校,大部分人本科都比我好到不少,本科清北复交浙中科大都不少,我更没有什么可自卑的,因为我是从一个出身很低的地方到最后和他们来到同一个平台。

话虽如此,每次我跟别人第一次说我本科哪里的,一般会加上一句「你可能没有听过」,应该是我多少还是有一点点介意的。这种介意不是自卑,而是因为别人没听过而轻微有点不好意思。

Andy烧麦
4 月 前

母校是什么地方?
我可以骂他千万遍
但别人不可以骂它一遍

Andy烧麦
2 月 前
回复给  浮云笑此生

junk Ծ‸Ծ~

a
a
4 月 前

1、我认为问别人的学校,别人不回答你,说明别人是不想回答你,对于别人不想回答你的问题,你却千方百计想知道答案,不惜扣上信任、认知的大帽子,你那么急于知道别人的情况,说明你别有目的,你的人品就值得怀疑。
2、如果你知道了别人的学校,是不是会想办法利用上?例如:自己或者亲戚朋友的孩子上学能不能用上?如果都用不上,还可以用来以后打压这个人。还可以用这个人在学校的同学、老师等各种关系查到这个人的信息。
如果自己用不上,会不会把这个情报卖给别人或者与其他人交换?
3、你这个就像问别人银行卡有多少钱,别人不告诉你,你就换个方式套取信息。你立即掏出一张银行卡,啪的甩到桌子上,说“我这个卡里面有5580元,密码是123456,你看我这么信任你,问你有多少钱都不说,太不够朋友了。“任何对方在这种社交压力下,可能就被你套出有多少钱的信息。 你问别人学校信息和问有多少钱的行为是不是很像?

匿名
匿名
4 月 前
回复给  浮云笑此生

什么母校呀?只是训狗基地而已,自己不过是一条狗,还得是有一定资格的狗才有资格进入训狗基地,还得需要自己缴训狗费。等自己完成训狗课程,多一天狗舍都不能待的,哪怕你是身无分文,都会被踢出狗舍,你会在这里享受第一次的现实世界的冷酷无情。

yibie
4 月 前

其实,不光母校作为价值证明,连你出生的城市也能成为价值证明。
在广东地区,大家都知道顺德有钱,如果是顺德出来的人,会高看一眼,其他地方则不会。
不管地域黑还是怎样,身边的朋友也很喜欢用地域为某一个人群的特性归类。

匿名
匿名
4 月 前
回复给  yibie

不仅是地域,习惯通过标签来判断人而不是认识人的人,还会利用更多的标签了进行归类。因为他的交际需求可能就是人的社会身份,而不是人的其它方面。


了解 心的道理 的更多信息

Subscribe to get the latest posts sent to your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