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多数人来说,亲密关系应该比工作重要

On

Update

In

最近几十年的关于幸福的各种研究不断地敲响了这样一个钟声:人际关系是幸福最重要的因素,尤其是亲密关系。我可以很有把握地说,这一结论作为一个学界共识,我甚至不需要举出任何例子——当然,其中最重要的当属哈佛自1938年就开始的长达数十年跨度的研究——而“学界共识”的意思是,假如一个人想要反驳它,但是拿不出任何严肃的理由,那么我们就只能把这种反驳视为主观性的任意专断而不得不置之不理。

当然,这里我们要在海量文献中做出一些区分。这些研究的结论可能定位在了亲近关系(close relationship)或者更宽泛的人际关系上,而不是亲密关系(intimate relationship)。所以,当他们说人际关系是最重要的时候,往往包括亲密关系和友谊,甚至跟社群的关系。不过,许多研究也明确指向了亲密关系和婚姻是最重要的。

人类对归属感的需要是生理性的,这既需要通过归属一个社群来满足,也需要友谊,还需要浪漫爱情。如果三项能同时满足当然很圆满,但我认为归属于友谊和浪漫爱情要比归属于某个社群重要得多——如果一个人只能三选二的话,那么请选择友谊和浪漫爱情。我不想询问只能三选一的情况,因为这个预设问题的残酷程度跟人们耳熟能详的女朋友和妈同时掉下水先救哪个这一问题差不多。没有友谊而只有浪漫爱情,或者有友谊而没有浪漫爱情,这两种情况都由于严重的缺失(deprivation)而给人生抹上了阴影。浪漫爱情和友谊相互之间不可替代。

虽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已经落入俗套,但用这一理论来比较友谊和浪漫爱情的关系仍意义重大。友谊是一种比较基础或者底层的需要,而浪漫爱情是一种较高层次的需要。假如我们比较友谊和浪漫爱情的性质的话就会发现,友谊所具有的性质,浪漫爱情统统具有,而且浪漫爱情以及亲密关系还多了许多友谊不具有的成分。从这一角度来说,浪漫爱情的确比友谊有着更高的维度。无论如何,浪漫爱情意义重大。

既然人际关系是幸福最重要的因素,而亲密关系又是人际关系中的花冠,那么我们就可以很有把握地说,假如我们承认幸福是人生的追求的话,浪漫爱情或者亲密关系要比工作重要。我们不禁要在这个句子里加上“远远地”几个字,也就是说,亲密关系要远远比工作重要。

当然,一种更稳健、更成熟也更负责任的观点认为,人们不应当把幸福看成是人生的追求。在2019年的齐泽克和彼得森的“世纪辩论”之中,他们取得的一个共识是,幸福实际上只是一个副产品。彼得森在别处告诉我们

认为生活的意义在于幸福,这很好,但当你不幸福时会发生什么呢?幸福是一种巨大的副作用。当幸福来临时,要心怀感激地接受它。但它稍纵即逝,难以预测。它不是我们的目标–因为它不是目标。如果快乐是生活的目的,那么当你不快乐时会发生什么?那你就是个失败者。也许是自杀式的失败。幸福就像棉花糖。它无法完成任务。

所以,与其把幸福作为人生的目标,不如把一般意义上的“有意义的生活”(meaningful life)、“圆满的生活”(fulfilling life)或者“美好生活”(good life)作为目标。此类目标要比幸福有着更高的维度,当我们向它进发的时候,幸福也就随之而来了。当我们刻意去追求幸福时,反而可能会误入歧途。感兴趣的读者可以阅读丹尼尔·海布伦的《幸福:一个极简导论》来了解美好生活高于幸福的详细的哲学论证。

然而,即便是以美好生活来作为尺度的话,亲密关系依然要比工作重要。就此而言,幸福和美好生活是共通的。海布伦如此写道:

与重要的人和事物联系起来,既是幸福的主要来源之一,同时也是好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幸福:一个极简导论

当然,心理学界和哲学界的许多研究只限于指出亲近关系、人际关系或亲密关系是幸福最重要的来源,而不会在不同要素的重要性之间进行比较。毕竟,得出这样的结论可能缺乏学术界特有的审慎。如果把这个问题输入给各大先进的AI聊天机器人,它们也只会告诉你“It depends”开头的模棱两可的答案。然而,真相却是很明白的,我们必须要在此基础上大胆前进一步。

埃隆·马斯克是一位超级工作狂,长期睡在办公室里。他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不在爱当中,你永远都不可能幸福”。后来他略微修正了自己的观点:

一个人要想完全快乐,你要在爱情中幸福,你要爱你的工作。

当马斯克说这句话时,他刚跟格莱姆斯分手,所以他在爱情上并不幸福,所以总体上来说他现在“一半幸福”。然而,只要考虑到马斯克是一位超级工作狂的性质,我们就必定会想到马斯克的这个回答是具有偏向性的——既然这位超级工作狂都认为工作和爱情一样重要,那么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这岂不是证明了爱情要比工作重要吗?而且我们还要考虑到,人们很喜欢说两件事同样重要,因为这样显得平衡而中庸,尽管很多时候事实并非如此。虽然比尔·盖茨和梅琳达已经离婚了,但他们都认为,跟一个对的人结婚要比事业重要。巴菲特也认为,一个人人生中最重要的决定就是选择跟谁结婚

我的一位朋友促使我注意到乔丹·彼得森关于工作和人际关系的观点。他的这段话值得引用:

这里有两个谎言:第一个谎言是你会拥有事业(careers)。不,只有很小一部分的人可以拥有事业,也许百分之二。绝大多数人只有工作(jobs)。工作的定义是你被支付薪水的一项活动,因为你不会志愿去做它。所以最重要的是你不会拥有一项事业,你会有一份工作,第二,绝大多数工作并不值得渴望,它们不是很有意义,它们不是你的生活的中心场所。即便你拥有一项事业,比如你要去律师事务所,你会发现它的要求非常非常高,非常非常困难,压力非常非常大,竞争非常非常激烈,你不会在有竞争的领域比如法律界找到你的激情的圆满,比如像是在亲密、亲近、人际关系领域能找到的,这不会发生的。比如你要成为一个医生,你要每周工作60小时,所以事业是额外的高要求的,你永远完不成事情,你永远要工作。工作是人们支付薪水让你工作,因为工作是困难的而且不愉快的,并且需要责任和困难的决定。好了,这就是第一个谎言。

第二个谎言就是事业或者工作实际上是人生的基本目标。这不是真的。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是你的家庭,你的关系和你的孩子。当你还是19岁的时候可能不知道这些,因为19岁的时候你懂个屁,你什么都不知道。7年前你还是12岁,你什么都不知道。你不理解的是当你40岁的时候,如果你没有家庭和孩子,你就是一个迷失的灵魂。因为当你变老……你知道我有一个非常好的事业,它现在仍然极好……我绝对被我的事业和工作迷住了……但自从我有了孩子,他们就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事物。而当我变老的时候,这件事就变得越来越来越来明显。

另一个视频中,彼得森还补充到,许多19岁的女生以为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是事业,但等她们到了30岁,就只有很少是这么想的的。的确,根据弗吉尼亚大学社会学系Brad Wilcox教授的一项调查,在 18 至 40 岁的成年人中,75% 的人表示过上好日子(物质意义上的)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关键,而只有 32% 的人认为婚姻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关键。

马斯克和彼得森的共同点是,他们都有一份自己倾尽心血和热情的事业,但是他们仍然认为浪漫爱情、亲密关系或家庭对于人生至关重要。当那极少数人获得真正事业上的成功后才赫然发现,人生的真相并不在此处。他们把这一真理告诉后面那一大群前仆后继的人群,但是收效甚微。最近,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家Sam Peltzman发现婚姻是区分幸福和不幸福的最强大的指示器——已婚者比未婚者幸福 30 个百分点。更可怕的是,Brad Wilcox发现,与未婚或婚姻不太幸福的同龄人相比,婚姻非常幸福的男性和女性表示对自己的生活“非常满意”的几率要高出惊人的 545%(5.4倍)。

于是,《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大卫·布鲁克斯(David Brooks)在《要想幸福,婚姻比事业更重要》(To Be Happy, Marriage Matters More Than Career)中提到,亲密关系而不是事业构成生活的核心,支撑这一论点的证据已经“堆积如山”。于是他为年轻人们提出了以下建议:

我的强烈建议是,少纠结于事业,多考虑婚姻。请尊重这样一个真理:如果你有一个伟大的事业和一个糟糕的婚姻,你将会不幸福;但如果你有一个伟大的婚姻和一个糟糕的事业,你将会幸福。请把你的青春岁月当做一个谈恋爱的机会,这样当你要结婚的时候,你就会得到一些锻炼。即使你还有很多年才结婚,也请阅读有关如何决定结婚对象的书籍。读读乔治-艾略特和简-奥斯汀。从大师开始。

由于相关的学者和专栏作家的研究和写作已经非常充分,那么以下我们便立足亲密关系远比工作重要这一真理来展开进一步的探讨。

“亲密关系远比工作重要”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人们应该在亲密关系上投入更高的意识水平,但在真实世界中,绝大多数年轻人——包括美国和中国——都没有做到。这些人对工作兢兢业业,但是对亲密关系却浑浑噩噩,无论他们是不是处于亲密关系之中。

当然,这不意味着一个人应该在亲密关系上投入更多时间。无论是追求还是维护亲密关系,一个人当然要投入时间,但是这不一定是很多的时间,而过多的时间反而会窒息亲密关系所需的人格独立性。然而,假如你在一个吸血行业干一份每周工作72小时的工作(996),那么你绝对没有足够的时间来追求或维护亲密关系。相比于工作,亲密关系的特点是幸福指数在时间上的高回报率,人们只需付出比工作更少的时间在亲密关系上,却可以得到多得多的幸福。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我们可以牢固树立这样一个观念:工作的回报领域主要是金钱,而亲密关系的回报领域主要是幸福。我们不要指望能从工作获得幸福,就像我们不要指望从亲密关系中获得金钱。像马斯克这样的人能从工作中获得幸福,但这只是极少数人的幸运,并且就算是他也不得不为此付出血肉的代价。虽然人们可以在主观上通过某些心理技术来为自己的工作生成某些意义感,但受限于大多数工作的客观性质,这些努力争取到的意义感在一般意义上远远无法跟亲密关系相匹敌。事业只有极少数人可以获得,而且代价惨重,但亲密关系中的幸福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努力争取到的。

工作无法让一个人成为更好的人,但亲密关系可以。只要付出足够的意识水平,一个人就能在浪漫爱情的认识震撼之中重新认识自身,并且借此机会,在亲密关系的磨练之中不断地让自己成长。对于自我成长来说,亲密关系和自我提升都是非常重要的。很多时候,当一个人忘情于工作,就相当于忘却了自身。一个人应该尽快认识到“亲密关系远比工作重要”这一真理并牢记于心(除非你打算做天主教神父),无论这个人是12岁、18岁还是28岁。

在我们这个时代,独身主义和女权主义这两个扛着镰刀的死神正在挨家挨户敲响门板,因为它们想要摧毁整整一代甚至几代年轻人的幸福——其中女性是最大的受害者,许多人就这么给死神开了门,任由它们收割走自己的幸福,然后成为了所谓的”骄傲的“独身主义者和女权主义者。某些社会科学学者、一些后现代主义者和一些马克思主义者也乐意做这两个死神的帮凶,跟在后面异口同声地用大喇叭唱响了浪漫爱情、亲密关系和婚姻的末日预言。这些人掌握了现今社会的“文化霸权”,使得许多人迷失了生活的方向,也让关于幸福的简单的学界共识的声音难以传达到人们耳中。“堆积如山”的证据明明摆在那里,却似乎湮没无闻了。我自己明明是个中间派或进步派,但在这样的环境里仿佛成了保守派。那么,迷失了方向的年轻人们还有机会找回自己的人生道路吗?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2 Comments
最旧
最新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hen ji
hen ji
8 月 前

很有触动,感谢

匿名
匿名
8 月 前

还是在新形势下讲老道理。论据里的性别因素没有讨论,当时的男女的社会分工和社会低位区别都是重大的影响因素。在新形势下,可能多真实地研究进行时的人是怎样实践人生意义的和怎样获得幸福感的,在此基础上进行渐进式的改良才是可实操的。讲道理,绝大部分人都知道亲密关系和人际关系是幸福的重要来源(很多人是把工作作为了这一实现的路径,然后只顾走路不顾看天了),只有少数人能从社会成功获得长久幸福。但是现在人都在不停工作因为如消费主义,精致利己主义这样的东西把人塑造成了工具而不是目的。在新形势下,人需要首要做的是通过认知自己在新形势下如何让自己和社会协调,更进一步是追求幸福。高标准的亲密关系可以奢望,但是却真的不能当作目标。人需要的是和社会协调,不可能身体在社会里,脑子却在旧日的fancy里。


了解 心的道理 的更多信息

Subscribe to get the latest posts sent to your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