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我在英文互联网与中文互联网之间游刃有余,检索各种问题时不忘用英文和中文各搜一遍,对两个世界关于相同话题的不同内容有一些感受。其中有一点差别是很显著的,那就是在人格领域,英文互联网的内容是以成长文化为主流,但中文互联网不仅不存在这样的主流文化,甚至”躺平“的口号愈演愈烈。
美国的成长文化由来已久。戴尔·卡耐基(Dale Carnegie)在1932年出版的How to Win Friends and Influence People(颇为古怪的是,中译名多为《人性的弱点》)是一个标志性事件,这本书里的内容在今天也不过时。60年代从加利福利亚州掀起的声势浩大的“人类潜能运动”是美国成长文化的集中体现,或许是因为它的规模太大了,各种势力都参与进来,最终导致了它的分崩离析,也因此饱受批评。
打开美国亚马逊网站,你就会发现在Self-Help条目下的书籍多如牛毛、涵盖面广且销量惊人。这些领域包括习惯、记忆、自尊、财务、关系、吸引力、约会、沟通等等,只要你想得到的,几乎都可以找到相应的资源。而这仅仅是图书市场而已!在Youtube、Podcast和应用商店,你也能发现同样的现象。当前互联网时代的成长文化似乎正在重演60年代人类潜能运动的故事。近几年,心理学家乔丹·彼得森就是成长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在许多的热门视频中,他带着魔鬼般的激情号召人们“应该”去做什么。彼得森能够在当今的西方世界作为一个反政治正确的右派知识人而崛起,显然跟流行的成长文化相关。
成长文化的基本假设是,每个人都有一个潜能,这种潜能的实现由于各种原因被阻碍了,人们要做的就是打破这些限制,让这些潜能实现出来。它假定人是需要不断改变和成长的。成长当然可能是多方面的,可能是经济上、智识上或情绪上的,但一般而言具有心理学意义的基础。很难说你读了一遍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或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你就可以宣称自己“成长”了——如果它们对你的心理世界没有帮助的话。一个很典型的事例是,卡尔·罗杰斯在自己78岁时遇到了一位印度宗教领袖,后者看到他,称赞他是一位已经“完全实现”的人。罗杰斯的回应是,“我并不为此感到高兴,因为我不想成为一个‘完美的人’,我愿意接受新的挑战,继续成长。”
美国的成长文化也遭受了批评,但这些批评,大多是针对产品泛滥,而不是成长文化本身。2018年,Alexandra Schwartz在《纽约客》发表的一篇文章“Improving Ourselves to Death”以极为讽刺和辛辣的笔调批评了美国当前的自助文化的泛滥。Thomas Henricks,一位社会学家,则批评成长文化使得人们太关注自己,而不够关注支持我们的社会。这些批评都是说,成长文化走得过头了。
在美国小说《无声告白》中,卡耐基的《如何赢得朋友及影响他人》并没有帮助缺少朋友的女主角获得生机,反而推向她走向了死亡。在日本电影《花束般的恋爱》中,女主角和男主角逛书店,当她开心地拿着一本新上市的小说走向男主角时,惊讶地发现他竟然在翻阅一本财务和职场方面的自助书籍,于是她感到他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这两部作品现实而生动地对成长文化提出了批评,并且的确点到了某些东西。但我认为,这并不是成长文化本身的问题。一个深陷绝望的人,在卡耐基的书里看到的仅仅只能是对自己的嘲讽;一个找不到自己问题所在的人往往也找错了自己该看的书,他更应该去找一本关于亲密关系的书,而不是财务和职场方面的。
自我提升作为一种人的需要,中国互联网当然也存在这些产品,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美国文化影响发展起来的(大多数自我提升书籍是从美国翻译过来的),但是还谈不上存在一个成长文化。一些微信公众号、知乎账号等媒体在生产一些帮助人们提升自我的内容,其中一个很丰盛的领域是“情感挽回”。但在我看来,这些内容大多只是以零碎的一篇篇文章或“回答”的形式存在,而不具有系统性。很难说一个人看完一篇文章或回答就能真正醒悟的。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些文章往往只提供技术方面的内容,而不提供更为基础性和框架性的内容,而这样的内容就是成长的心态(growth mindset)。比如,一个告诉你怎么挽回前任的人,只会告诉你技术上应该做什么(如应该“断联”一段时间、应该怎么去聊天),而不会提示你提升自尊的重要性,并且更大的力气要花在这上面。
中国近几年更是兴起了躺平文化,而原因或许是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自己付出的代价与得到的回报不成比例,而这主要是当前的中国社会现状造成的问题,而不是自我提升产品泛滥导致的。“内卷”不是成长,而是原地踏步,因为人们在内卷中并未提升自己。这里我不评判“躺平”的这种“死给你看”的态度是否明智,以及有多少人真的会拒绝找工作、购置房产或养育小孩。但超出我理解能力的事情是为什么“躺平”会波及到恋爱和婚姻,乃至更为宽泛的个人发展领域。毕竟,在一个不确定性很强而且看不到未来的时代,两个人的结合和个人的发展才是增强自己存活能力和提升美好生活可能性的最好办法。
我们这里讨论的躺平文化主要指的不是拒绝工作、买房或生育,而是拒绝成长和拒绝走出自身。前者是实际的生存策略,而后者则更具心理意义。在我看来,躺平仅仅在这个意义上是积极的:人们自己曾经想要的东西,不过是来自别人的期待,从而不是自己想要的或者不适合自己。但是,在大多数时候,当人们说自己要躺平时,根本指的不是这个意思,而是更加消极的意义。比如,他们心中有一个自己真正想要的且合理的东西,或者真正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或者想要把自己的潜能实现出来,或者想要寻找到自己的浪漫之爱,甚至在某些时刻意识到了原生家庭对自己人格的负面影响。要解决这些事情当然都是极具挑战性的,但他们退缩了,或者,宣布自己“躺平”了。在英语世界,人们把这种心态叫做”固定的心态“(fixed mindset)。这些人告诉自己止步不前是最好的。在真实世界中,如果一个人在工作领域很精进,但是在亲密关系等其他领域“摆烂”,这也属于“固定的心态”的一种。
这个博客是为成长文化辩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