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自我实现?一种消极的强的解读

On

Update

在英语中,self-actualization,self-realization和self-fullfilment这三个说法意思相近,有些人认为它们指的就是一个东西,但有的人认为它们还是有着微妙的区别。总之,在中译的过程中,它们大多都被翻译成“自我实现”,于是其间的微妙区别就被抹平了。

真正讲来,self-actualization (自我实现)是self-realization(自我现实化)和self-fullfilment(自我圆满)的合集,而后两者是对应的不同的领域。self-realization指的是一个人的潜能的现实化,而self-fullfilment指的是一个人的自我心(ego)的圆满。很显然,有的人可能圆满了自己的自我心——比如他终于追到自己心爱的女生——但这个值得庆幸的事并不意味着自己的潜能被现实化了。这里的翻译是我自己做的,以示各个术语的区别。

卡尔·罗杰斯和亚伯拉罕·马斯洛对自我实现已经有了很好的解释。这里我不打算重复他们的观点,而是提出一种消极的强的解读。我不期望所有人都能认同我的看法,但它肯定标记了一个每个人都可以努力的方向,而且是一条少有人走的且困难重重的路。它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超越早期经历,另一个是超越社会和文化传统。

超越早期经历

随着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的进步和普及,越来越多人认识到自己的人格(以“大五人格”模型为准)和依恋风格不仅受到基因的影响,也受到了早期经历的影响。早期经历不仅局限于童年时期的经历,而且还包括人生各个时期的创伤事件。虽然我们面前站着一个亭亭玉立的成年人,但往日的梦魇可能一直在他或她的精神世界中徘徊。

一些人在社交平台上表达自己对前男友的咬牙切齿的记恨,会很容易地让观者怀疑这种记恨会影响她接下来在亲密关系中的表现。其中,前男友的不成熟或背叛是两个常见的主题。有人曾向我直接表达过,她之所以对当时的现任男友感到如此不放心(她发现那个人在他们恋爱期间使用“交友软件”),就是因为前任男友对自己的背叛。在一些情况下,对背叛的担忧和恐惧,有时候会导致对现任的不安全感、窥伺行为乃至操纵欲;有时候会影响自己接下来的择偶倾向,亦即,去找一个让自己“感到放心”的人。

在很多时候,虽然这些人认识到早期经历对自己的影响,并且从哲学上也理解到这样并不是一件好事,但是却没有付出主动改变的努力。当然,即便主动付出努力,要真正自己独立地实现改变也很困难。我曾经内心希望一个我认识的人能够在自己新的亲密关系中得到“救赎”——有研究表明,好的亲密关系可以让一个非安全型依恋风格的人变成安全型依恋——但实际结果不仅并非如此,反而是把自己的新伴侣折磨得遍体鳞伤。

既然各个时期的创伤事件都很难超越,就更不用说影响更为深远的童年时期的经历了。其实,有些人对自己童年时期遭受的对待并不记得多少,从而也就不知道自己在客观上被影响了多大。在较为严重的情况下(比如PTSD),连正常生活都很难运转下去,这些人大多数时候都需要接受心理治疗才有望取得进展。一些人可能以为,要处理那些童年经验和创伤事件,就不得不睡在一个躺椅上,后面坐着一个精神分析师,那个人会帮助把自己的那些经历重新发现出来。但这其实是一种非主流也不必要的做法。在不那么严重的情况,或者自己有相当觉悟能力的人,可以通过自我提升这一路径来努力,而不必直面那些事件。

从哲学上说,一个不被自己的早期经历支配的人,才可能是一个自由的人,才可能是一个自我实现的人。

超越社会和文化传统

近些年来,社会学俨然是一门显学,它使我们越来越认识到自己身处于一个怎样的社会中。许多社会学家明确地表示或至少是暗示,人们的诸多想法其实是来自社会,或就是被社会所决定的。可惜的是,这些人只是帮我们认识到了事情的第一步,并停留在了这里,而没有进入到第二步。这样的话,一个或许并非预料的可怕后果便是,人们可能会因此接受一种社会决定论。

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来说,认识到社会是个什么样子,以及社会对自己有何影响,这是不够的。我们把这一步叫做“识别”,就像人们要识别早期经历对自己的影响一样。更重要的是,人们应该想办法克服并超越这些影响。人们不必跟这些影响割裂,但不应受其支配,而是要把它们融入自己的伟大体系。在这样一个体系中,它不仅要包含自己所处社会的结构和文化传统,还应包含其他的社会状况和文化传统。

社会对自己的影响有时候并不容易辨析出来。比如,一些女生在某些网站上开价:身高低于某个数值的男生勿扰。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这一现象?女生想要一个比自己高或者至少显得高的男生,这是可以从心理学来解释的,根本无须借助社会学。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为什么这个数字是180或175或其他什么数字,而不是另外的数字呢?这一精确的选择显然就是来自社会的影响。心理学不仅无法解释为什么是这个数字而不是那个数字,而且会说,这个选择是任意的、没有道理的。同样,一些人认为浪漫爱情是人类的发明所以不打算谈恋爱(虽然不意味着不会结婚),这不仅完全受社会的影响,而且还得了某种“知识分子病”。心理和生理的影响是必然的且无法抗拒的,而社会的影响却是不必要的。

今天我们回想起清朝末年那些沉溺于天朝体系的官员和知识分子,未免有时会感到好笑。由于他们对当时的世界进程一无所知,完全停留在既有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中,我们便没有理由认为他们是自由的,尽管未必不是自我实现的,因为他们在客观上处于信息闭塞的状态中。然而今天这个时代不同,由于印刷品和互联网的流行,信息高度流通,如果一个人仍然处于一种类似的受所处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支配的状态,那就是咎由自取了,而且肯定不是自我实现的。这样一个人必然会采取一种心理防御的姿态来应对不同的但却已广为接受的事物,而心理防御机制几乎肯定是自我实现的反义词。

一些人到今天还不相信同性恋的存在,更不用说让他们知道至少其中一部分人的性取向基本上是基因决定的。一些人认为女性不配上桌吃饭,觉得可以任意使唤自己的“儿媳妇”。还有一些人到今天还相信精神分析是一门科学,无法接受生理学和脑科学进步给心理学造成的影响。一些人相信地球是平的。一些女权主义者通过网络组团的方式给自己建立了一个封闭的泡泡,拒绝接受其他的新观念,并且用女权术语来过滤所有信息。这些人要么犯了守旧的错误,要么犯了偏执的错误。

我并不是说人们应该接受一切社会现象,或者变得一个超然物外的没有主见的人,或是一个道德或文化相对主义者。而是说,一个自我实现的人,肯定不应该是一个守旧的或偏执的人。同时也要看到一些社会更加顺应人性,而一些则不是。我们应该庆幸“守孝三年”、”浸猪笼”和纳妾之类的做法已经消失了。一个更加顺应人性发展的社会,相对于那些制约人性发展的社会,拥有着更高的权利。最近几十年欧美和中国社会所发生的变化,是每个人的个人努力的结果,因为社会本身是无法发生改变,它的改变是以个人的改变为中介的。

从哲学上说,受自己所处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支配的人,不是一个自由的人,也不是一个自我实现的人。

结语

即便一个人能够做到超越早期经历和超越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也不能自动成为一个自我实现的人。就像一个人消除了消极情绪,不能自动成为一个幸福的人一样。我们还需要积极方面的努力,还需要积极的行动和情绪。

关于自我实现的积极方面的解释,罗杰斯和马斯洛已经做出了表率。这篇文章是从消极方面做出的强的解读,这意味着这种解释既不是必要的,也是难以做到的。如果人们从积极方向做出努力,消极方向能够同时获得改善。我期望它能提升人们对自我实现这一概念的理解。最重要的是,人们应该崇敬自己的自我和人性,相信它能够摆脱早期经历,并且相对于社会和文化传统有着更高的权利。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0 Comments
最旧
最新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了解 心的道理 的更多信息

Subscribe to get the latest posts sent to your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