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一个体制,无论是僵化死板的政府部门,还是强调创新的大学和私营企业,都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排斥有才华的人甚至天才的自然倾向。区别在于,大学和私营企业有一种强烈的动机和较广的空间来想办法克制这种排斥才华的倾向。创新的有意识努力和维护体制的自然倾向便处于永恒的冲突之中。同时,体制内占据大多数的平庸之辈和占少数的有才华的人之间也处于永恒的冲突之中。
那么什么人是有才华的人呢?那就是具有较高的创造力和原创力的人。而那具有极好的创造力和原创力的人,我们就把这叫做天才。所以,平庸之辈就是不具有明显的创造力和原创力的人,固守在既有的规则或范式之中,他们的业绩同样可以很好,但一般来说做的不是突破性的工作——换一个人来做往往也是同样的结果。比如,一个优秀的外卖员指的是他某天送了多少单外卖,而不是他创造性地送达了外卖。他们的顾客只想看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老老实实地送达了,而不想看到任何创造性的东西。
一个体制要想正常运转,平庸之辈是必须存在的,而且往往要占据成员的大部分。所以,当我提到平庸之辈的时候,不是在贬义上用的,毕竟这就是大多数人的现实(叔本华提出的比例是六分之五)。然而,令人担忧的是,在许多体制内出现了占大多数的平庸之辈排挤少数有才华的人的现象。他们不珍惜这些人的存在,反而想方设法要把他们撵走。这种排挤,在某些时候是表面化的(比如办公室政治或者某个部门里的内斗),而在某些时候则是通过体制的欺压来实现的。当然,平庸之辈相互之间的斗争也是家常便饭之事,但是他们的共同敌人就是才华。
为什么平庸之辈会排挤有才华的人呢?有许多现成的解释。规避风险是一个体制的重要考虑,并且这种考虑经常位于创新之上,这就导致体制偏爱平庸之辈而不是有才华的人。体制也具有系统惰性。拥有招聘大权的人也往往偏向跟自己相似的人甚至有人脉关系的人。许多体制只关心短期利益而没有长期考虑。而且平庸之辈也害怕自己的地位被有才华的人威胁。
接下来我们以目前中国的学术界作为例子来进一步分析,因为这是我最熟悉的领域。中国的大学,一方面作为大学,它跟世界上其他大学一样在口头上非常强调智识的创新,所以表面上特别需要有才华的人;但另一方面它又是在中国,所以大学受到中国的强大体制性因素(政治方面的和社会文化方面的)的牢牢束缚。所谓“钱学森之问”,也就是中国大学为何培养不出“人才”,其简单的回答就是中国大学的体制性因素过于强大,而这肯定是反才华的。
许多人说,中国大学教师的“非升即走”模式是跟美国大学学来的,那么“非升即走”以及整个学术考核体系,在加入中国的体制性因素后,导致了什么样的后果呢?那就是平庸之辈的狂欢。大学在招聘和考核的时候既不关心一个人的才华,也不关心这个人的授课能力,只关心这个人的论文产出能力和申请项目的能力,因为只有这些玩意儿才能拉动学校和学科的排名。当然,发论文和申请项目跟许多因素都相关,而且每个人的情况也大相径庭,但一般来说,它跟才华没有什么明显的相关性。因为只是发论文和申项目的话,一个平庸之辈也是可以做得很好的。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水论文”——也就是一个人论文发表多,甚至取得了某些头衔,但是没有什么真正出色的成果。中国大学的学术考核体系,受益者是平庸之辈,尤其是精明的平庸之辈,而不是有才华的人,而且它就是在撵走有才华的人。
由于论文产出和项目申报成为了唯一的标尺,而且各大学用这套标尺虽然平等但却不公平地去衡量平庸之辈和有才华的人,这就使得有才华的人为了能够在体制生存下来便去“水论文”,并且希求在拿到终身教职后再去做自己真正想要完成的重大突破。我把这种策略叫做“先活下来”。类似的说法还有我的一位老师曾经向我转达的一句劝告:“记住!先评教授,再做学问。”
“先活下来”这个说法的巧妙之处在于这个“先”字。这就是说,有才华的人已经意识到在评职称的进程中,他们要遵守体制的游戏规则,暂时放弃自己的创造力。而且还要假定,当自己终于完成了这个进程,再来着手实现自己的创造力。“先活下来”跟平庸之辈没有什么关系,因为他们工作的所有内容和目的都是一样的。如果说他们也有“先活下来”的考虑的话,意思大概是评职称期间拼命水论文,拿到职称后就可以轻松一些了。
问题是,有才华的人的“先活下来”的策略可以实现吗?这里有两个基本疑问。
第一个是,有才华的人是否真的擅长“水论文”或搞学术社交?该策略假定,只要有才华的人开始认真“水论文”或者巴结学术期刊编辑和各种“大佬”,那么这个人也会比平庸之辈做得好。这个假定甚至还可以做得更宽泛:但凡任何事情,只要认真做,有才华的人都会比平庸之辈做得好。
然而,这个假定很有可能不成立。许多经验和证据表明,有才华的人和天才在某些平庸之辈擅长的事情上是天生笨拙的,尤其是功利性社交。可以想象,假如爱因斯坦去送外卖的话,他的业绩或许永远无法跟送了几年外卖的人相提并论;而年纪轻轻就破译线形文字B的文特里斯恐怕永远也没法做好那些巴结各种人的功利性的社交,因为他从小就喜欢一个人待着。不仅是不愿意去做,而且的确也做不好。
第二个是,当有才华的人拿到终身教职的时候,他们是不是已经被体制改变了,变成了平庸之辈的佼佼者,而不是有才华的人?这就像某些女权主义者觉得自己要先进入体制,然后改变体制一样,但结果一般是她们被体制改变了,或者压根没有通过进入体制的考试。
我手头缺乏这类的统计资料,而且人们也很难去做这样的统计。但我认为,假如一个有才华的人真的通过了各种有辱斯文的考核,成功拿到了终身教职,这个过程几乎肯定已经改变了这个人。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告诉我们,哪怕是坐了二十年牢,犯人也不想出监狱了,而且即便被迫出了监狱也会难以适应社会。曾经有才华的人学会了水论文,甚至可能学会了功利性社交,而且发现水论文是如此轻松,功利性社交也不在话下,所以干脆就这样继续做了,而发挥创造力反而是很陌生的。学问的重大突破费时费力,拿自己想研究的东西去申请项目也往往申不下来(因为真正有创造力的研究往往是不受待见的),为什么要去做呢?这个人说不定同时还去做行政职务了,而这几乎肯定意味着被同化。
当然,以上我的两个疑问所指向的,只是大部分的结果,而不是所有结果。肯定也有有才华的人能够在某些程度上突破了体制的障碍,不仅拿到了世俗意义上的职称和身份,而且的确在这一身份的基础上开始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只有在这个时候,“先活下来”的策略才算真正成功了。可是这太难了,因为体制性的因素太强大,它随时都在埋没真正的才华。在我看来,“先活下来”在大多数情况下不过是有才华的人被迫委身于体制并最终沦为平庸之辈佼佼者的时候对自己良心的自我告慰。我是一个珍惜创造力的人,所以我对此感到非常遗憾,但也期待着那少数人的破茧而出。他们不仅在完成自身领域的突破历尽艰辛,而且还突破了体制的各种束缚,这的确可说是人性的奇迹。
第一段,对于有才华的人的排斥。
公有制天然排斥有才华的人,墨守成规更适合对公共财富的珍惜和使用。既然已经作为集体财富了,那么使用就会非常谨慎,它期望投入与产出成正比。并不适合天才,而适合平庸的人。
第四段,我觉得,排斥有才华的人,应该是生物本性的领地斗争吧,或者让关系变得集群化的斗争,排除不合群的,让社会团体变得更加紧密。
世界是危险的,但是群体行动,要好于个体行动。那么多数的平庸之辈,也就优于少数天才。
如果只是简单的行动就能取得成功,那么必然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女人代替男人。简单劳动力代替复杂的劳动力,市场以次充好的现象。(前些天看了一个十年前的旧笑话,如何提升gdp?城里人生产劣质假货,乡下人贩卖有毒蔬菜,然后再修医院,gdp就上来了)
反过来想,天才的盛世是什么样的,那由此推导出的,是巨大的灾难,是社会化的解构,甚至是巨大的阶级鸿沟,社会身份上的不均等。(类似于新贵族的崛起,社会矛盾的严重对立)
我在想,天才分两部分,一部分是社会定义的才华,另一部分是孤独前行的勇气。这个想法我不太找得到缘由,也许是一种虚妄。
从理性上看历史,社会也许是在两极波动波动着的,天才占比极重的一面,天才们前赴后继投入风险极高的事业。和平庸者极多,然后劳动力过剩导致大崩溃的时代。(比如游戏,最早依靠天才创意的时期,和商品过剩进入雅利达大崩溃的时期)
我在想,平庸者是需要制度约束的,没有社会的建构,他们会自由的发挥动物本能,自由的放纵欲望,毁坏美好的秩序。社会的运行确实需要一定的秩序,我猜,这种水论文,也是对生物本性放纵的一种结果。一种模仿,伪装色。但是论文最早,是天才们写出来的,现在水的论文,就像是雅利达大崩溃里模仿天才的电子游戏。
关于这个,有两个抖音视频很有意思。
一个是卢诗瀚,关于女性服装经济的分析,女孩想要成为超级女孩(那些身材最好,最成功的女性,我觉得可以类比男性的天才),大码女装买不到,实质上是美丽买不到)。(真正做大码女装的罗拉密码听了集美们的话倒了。)
另外一个是对于2013年小学在校生男女数比,和2022本科大专男女招生数比的一个数据。(虽然不知道数据是不是真的)数据显示,小学的时候,男女比在110:100-127:100之间,到了大学,大部分省份在60:100,江苏北京能勉强做到上大学的男女比90:100。
还有一个数据,2023年985大学男女比在1.7:1。
虽然聊性别歧视有点糟糕,但是我想通过这个来表达这种对天才的模仿行为。
不过,从道德经的视角看,可能我们不是需要天才,而是只需要达到朴实的目的就足够了。朴实的目的就是知识本身的目的,我们达到让知识自由学习的目的,就应该足矣,再进一步,社会就不同于现在对天才渴盼,而是憎恶天才,开始对天才迫害了。
我们也可以注意到,局部确实就存在这样,对天才反而迫害,打压的情况。所以,我们的目的也许是居于其中,让天才们一步步脚踏实地的走下去?
把抖音链接贴一下
2.87 复制打开抖音,看看【金融民工吉胖子的作品】中国大学里,男女生比例大反转,男生为什么越来越少?… https://v.douyin.com/i6B1JF5Q/ [email protected] 10/07 Zzg:/
5.82 复制打开抖音,看看【卢诗翰的作品】女装经济学:嘴上在呼吁宽松大尺码,买单全是修身瑜伽… https://v.douyin.com/i6koo8uD/ UyT:/ [email protected] 02/07
感谢您提供的资料(系统误判可能为垃圾评论)。
不知道数据来源是否准备,但大部分省份男女比例在60:100应该是太夸张了。长期来看大学里女生比例高于男生是大势所趋的,美国早就这样了。
你提到的关于女性服装经济的问题,我去了解了一下,真的特别有意思。女性的生意不太好做,而且各种“全女”方案的生意我也觉得非常奇怪。
你对“天才的盛世”的描述也很有意思!的确有可能是这样,所以整个政治和文化环境应该是以每个人的权利为基准的,平等是必须的。不过可以适当为天才提供更多的资源。
感谢你的回复喵,我收不到回复的通知,所以只有在收到邮件的那几天有空的时候刷新网页获取评论喵。
很高兴能够提出你感兴趣的观点,看到你的回复,请问,美国大学中,女性多于男性会引发什么样的后果呢?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
如果你在回复的时候勾选若有评论则邮件通知的选项的话,还是没有通知吗?
具体出现的时间我也不清楚,但查了一下,应该是80年代中期。后果现在还很难判断,但肯定至少在婚配方面造成问题,可能会有更多单身女性,因为读过大学的女性不太可能愿意跟只读过高中的男性结婚。
感觉”先活下来“这个心路历程的转变和我的想法太像太契合了,当然,我并不是天才,只是一个平凡人而已。
大一大二课余的时候,很喜欢自己折腾一些计算机的东西,成功的搭建一些开源程序,能够找一些奇奇怪怪的软件用来契合自己的需求都会让自己开心很久。但是折腾所必须付出的这些时间让我彻底与评优、入党之类的东西无缘了,而如今临近毕业,发现缺失的这些东西让我又多了一些压力;当然,自己折腾的东西自己肯定是清楚其对于未来自我发展的价值的,但是对于当下的谋生来说,这些东西肯定是远不如上面所说的东西好量化的,可能连写上求职简历都很难。
因而现在只能是暂时放下一些爱好,去随着大流考研考公。我了解自己的性格,在生存都成问题的情况下我是无法静下心去学上一些东西的,物质的稳定才能维持我的爱好和折腾欲。”先活下来“,会是伴随我未来很多很多年的一个关键词。
说到能够突破体制的障碍,而维持自己创造性的”天才“中,为我授课的老师确有一位这样的人物:本科是计算机的,而后经历了一系列艰辛的波折,以文艺学博士的身份毕业。看到他在授课时候的激情与欣悦,内心其实有着说不出的羡慕。
现在唯一能够寄以期盼的,是希望自己能够不忘自己的初心,能够在真的解决了”先活下来“后,还能有一颗折腾的心,而不是早已随着环境的变化而烟消云散。而如何不忘初心,我想这可能需要与自己的价值观和心智模式要搭上一些联系了。
价值判断让自己觉得”创造性“等诸多品质是自己不能抛弃的东西,而心智模式则让自己能够为了保护自己的这些品质付出艰辛的努力。不过,我好像也不是什么具有坚毅性格的人😮💨
是的,我很赞同,一个不仅真正有天分而且家底殷实的人,才有可能拒绝“先活下来”。大部分人都没法做到。而且很多人肯定也忘记“初心”了。不过只要有坚持鼓捣自己爱好的习惯,并且没有什么外力阻挡,应该可以维持下来。就怕工作要加班什么的,会占用太多时间。加油!祝你顺利!
顺带疑问,你所说的“心智模式”是对Mindset的一个翻译吗?听起来很妙,我一直一直苦于不知道怎么翻译这个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