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关系或婚姻优先于自己跟父母的关系

On

Update

我最近对常识这个概念已经越来越缺少信任,因为经常我认为是常识的东西,似乎没有多少人知道或相信。比如我就坚定不移地认为,就像一个胎儿在走出母腹后就应该面对这个世界,一个人在成年以后也就应该在这个世界立足。几乎每一个成年后的子女都会发现,短时间的共住当然值得欣慰,但假如自己在一段时间长期居住在父母家,双方的冲突就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以至于双方都希望都求得新鲜空气以供自己生存。

这种冲突对于成年子女来说更为致命,因为假如他们正处于成年早期且还单身的话,那么他们就还处于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而父母的干预甚至“保护”只会阻碍或延缓他们的主体性的展开。

在美国,许多子女在去读大学后都默认会找一个远离家乡也远离父母的地方工作和生活,因为这样才能够求得真正的独立生活的空间。而在中国,由于父母-孩子关系呈现出更不健康的状态,所以中国的年轻人按理来说更应该牢记这样一个教诲——“父母在,要远游”。当然,请不要把我的意思曲解为跟父母完全切断联系或不管不顾,或者曲解为不重要,而是应该保持一定频率的联系和拜访,并且保持温情。但总的来说,距离产生美。

成年后的子女生活在一个远离父母的地方展开自己的主体性,这样一个大背景是我们接下来的讨论的基石。中国人喜欢把“爱情”、“友情”和“亲情”拿到一起说,仿佛这三个东西是同级的东西似的。但其实,这种说法要么是贬低了浪漫爱情,要么是拔高了亲情。在我看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浪漫爱情要高于友情,并远高于亲情

这篇文章不谈为什么浪漫爱情高于友情(尽管我已经略略提到),而是重申一个显而易见的常识,那就是,假如你已经成年,那么你的浪漫爱情或婚姻应该优先于你跟父母的关系。在这么明显的事情上,我们在认识上不应该含糊其辞,但也不应该在父母面前明确指出这一点(否则这可能预示“情商”方面的问题)。而且,只要我们已经明确了优先级的序列,在某种意义上就已经确立了重要性的序列。

在童年时期,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将奠定他们成年后的心理健康程度。而在青少年的“逆反期”,孩子已经明确地开始了自己的人格独立历程。而在成年以后,父母的所作作为已经要么跟孩子的主体性的展开没有明确关系,要么已经主要起消极作用了。成年后的孩子需要走出家庭,独自探索这个世界,父母所提供的要么是物质上的支持,要么是精神上的鼓励。实际上,为了维持良好的父母与成年子女的关系,最重要的戒律就是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独立性并且双方保持清晰的边界。

在主体性的展开过程中,遭遇浪漫爱情至关重要,而结婚更是在这个世界立足的一个重要方式(尽管不是必要)。我在《对大多数人来说,亲密关系应该比工作重要》中已经指出,对于追求幸福和美好生活来说,亲密关系的重要性要远远大于工作。而我们在此很容易想到而且也必须直截了当地指出的是,在自己追求幸福和美好生活的历程中,父母所起到的作用甚至都不是一个主要的因素,而仅仅只是一个相当边缘的甚至在某些时候会是负面的因素。毕竟,跟你朝夕相处并共度生活的,不是你的父母,而是你的伴侣。心理学家们一般地说,人际关系是幸福最重要的因素,而且他们在这么说的时候很少想到父母-孩子关系。

有鉴于此,我们就能理解浪漫关系或婚姻优先于自己跟父母的关系是一个简单的常识了。

但是,在真实世界,这真的是一个常识吗?我很怀疑这一点。

许多子女打算跟伴侣结婚,但遭到父母的反对,她们于是决定不结婚了,仿佛自己早恋被发现。这样的故事带来了两个疑问:父母为什么会觉得自己有权力批准子女的婚姻?子女为什么会认为觉得自己的父母有权力批准自己的婚姻?无论如何,从道理上说,父母没有这个权力,子女也不应该认为自己父母有这个权力,而是应该作为一个成熟的人自己做生活的重大决定,当然,听取建议是应该的。而且据我所知,现在中国大陆的结婚登记只需要身份证,而不再需要户口本,所以现在也不需要再偷出户口本。缺少父母的祝福也不会提高你们的离婚率。而且就算他们反对,一般来说,假如这确实是一桩美好的婚姻,那么没有几年他们就会承认既成事实。

正如我已经严厉批判过的,女方父母索要彩礼的行为,本质上是出售自己女儿,没有把自己的女儿当人看。许多女儿也恬不知耻地为彩礼辩护说,父母把自己供这么大,难道不花成本吗?于是,她们就把自己说成了一头从小到大被投喂许多上等饲料的猪,正等待自己的主人的宰杀和出售。——而这里的另一个问题是,彩礼造成了一种女儿跟父母关系与女儿跟未婚夫关系之间的巨大紧张和冲突,而假如女儿也帮忙索要彩礼,那么这就意味着在她们心目中,似乎自己跟父母的关系要比自己的婚姻更重要。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可怕的信号。

我强调浪漫关系或婚姻优先于自己跟父母的关系是想要引出的一个实践规则,那就是,假如浪漫关系或婚姻跟自己跟父母的关系发生冲突(但愿不会发生!),那么这个人必须以站在自己伴侣一边为前提,努力调和分歧。比如,在彩礼问题上,女儿应该站在自己未婚夫一边,帮忙减轻或取消他那毫无意义的负担。或者在常见的婆媳问题上,丈夫应该坚决先考虑自己妻子的情绪(哪怕她也有明显的过失),并积极沟通,调和分歧,并且在事后再跟母亲好好沟通。

所以,为了我们的和伴侣的幸福着想,以及为了彼此的人生的意义着想,我们要坚决地明确地认识到,浪漫关系或婚姻的优先级要高于自己跟父母的关系,任何的含糊不清的等而视之都可能给生活带来巨大困难。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3 Comments
最旧
最新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喵
1 天 前

这会造成一些实际的矛盾。特别是在一段未彻底确立的关系里,同时也会影响到自己的嫁妆等情况。(俗话说女生胳膊肘外拐)

中国的传统婚姻情况与你的浪漫婚姻不同,外戚一直占有重要的比重。妇女曾经的权益是由娘家保障的。
乡土文化的叙事是,如果一个妇女在新的家庭受了气,跑回娘家喊出五六个青壮年,可以得到一种保护。

至于彩礼,或者说高彩礼,应该着眼于家庭的经济条件。新的婚姻法更加鼓励门当户对的婚姻,在这种婚姻中,彩礼本身反而不是什么限制条件。

但是除了这种婚姻,我谈一谈上个世纪塑造的,劳动式的婚姻,因为男女双方都是进入城市的劳动者(我不确定这样的婚姻数量,但是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号召这样的婚姻)这样的婚姻也是你所讨论的,成年子女开展自身主体性的基石。但是基于现在的社会现状,这种婚姻比起过去的又有所弱化。因为过去这种婚姻在过去虽然仪式感不重,但是依然建立在一辈子的强社会关系上。邀请同事,亲友,一个有社会身份的主婚人更是必不可少。

双方进入城市,同为劳动者的婚姻,在过去的交通关系下或通讯条件下,很难与旧有的家庭有密切的联系。

同时,城市虽然解决了很多繁重的家务(过去的劳务主要有打水 生火 做饭 洗衣 带孩子 缝补等,由自来水,气灶,电饭锅,洗衣机,发达的纺织工业所替代,据说我小时候甚至买不到尿布),但是并不能解决人在这个基础上提高标准,产生新的劳累问题。近些年的困境多集中在教育,通勤(接送孩子上学),我小时候则是见过走弯路(包括家长通宵打牌,子女当混混,打架,电子游戏,抽烟喝酒等,总之这些人也确实在忙的顾不过来)

由于与原生家庭联系减少,形成独立的小家庭的抗风险能力较弱,每个家庭成员的负担都比较重,性格独立自主,当家庭的基本结构完成构建之后,后来者的性格就越发倾向于一种(轻浮或者轻佻的性格,此处存疑)

我觉得应该更加细致的讨论,双劳动者,男方家庭原住民,女方家庭原住民,双方家庭原住民的婚姻类型。(不过你可能比较想探讨双劳动者的婚姻类型,但是不巧的是这种我接触的比较片面,同时和其它的案例具有一个时代断层,可能和城乡户口政策有关,没有低于60岁的,而且几个案例都是有一个包办一切的女强人家庭)

我对双劳动者家庭的观察,有一种性别倒错的感觉。女性比较强势,而男性比较好说话。每一个人是更加独立且完整的个体。

发现自己积累不够把握不住这个话题。

因为时代发展,导致男女的职责显得混乱和难以划分。同时对于一种“新时代精神”的家庭关系,接触到的都是给人以矛盾的陈腐感。仿佛老人的体臭味。

男方家庭原住民似乎婆媳矛盾会有不少。
女方家庭原住民则会显得比较骄纵,为此离婚的也不是没有。
双方原住民,则女方父母会长期为女儿撑场面,为女方家庭付出更多。

这些案例,互相之间更体现出一种依附于原家庭所产生的关系。
可见家庭对于婚姻是有一定的影响的。

补充个人的一点拙见:这样讲有点粗俗,如果能搞得定你妈,你妈就不是你妈了。在这种争执中,任何一点情绪的弱点都会被无限的放大,并且无所不用其极的来利用伤害。(可以让你先破防退场)可惜妈妈不会写小红书挂儿子,只能在老阿姨中口口相传。而且如何保证年轻女性不会任性的滥用你维护她所带来的心理优势呢?我表弟在家中的关系变差也和他损害自己母亲去维护妻子有关。古人很早就讲了清官难断家务事。哪怕看清了诉求也很难同时维护二者的权益。

先写到这里喵。

Huo
Huo
15 小时 前
回复给 

绝对认真的阅读了才能给出这么全面的评价!可以可以!


了解 心的道理 的更多信息

Subscribe to get the latest posts sent to your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