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综合征

On

Update

In

自初中到最近几年,有一种强烈的感受经常在我的生活中出现。我把它叫做“星期五综合征”。我在写于2017年的一段文字中是这样描述它的:

倘若即将到来的周末之夜没有什么安排,自己都会陷入一种无法言说的失落。这种失落不是某件事的失落,而是生存的失落。当既定的生活步调忽然告一段落,独身一人,不知何去何从。在初中,我大概会回到寝室和室友们打发时间;在高中,我大概会离开学校随便逛逛,或者去网吧;而在大学,最近一年我为了克制这种每逢周五的失落感,会赶到一家冒菜店吃冒菜,然后去一家奶茶店坐一晚上。奶茶店很快就认出我这个常客,每次都会主动优惠一元钱。这种存在的失落,会在傍晚时开始,于夜幕完全降临时结束。

在2017年以后,这种症状不仅持续到了读硕士期间,也持续到了读博期间。但在最近几年,这种症状已经大为消退了,虽然偶尔还是能感受到它的踪迹。

怎样具体地描述这种感觉呢?这就像是在圣诞节前一天的平安夜的那个夜晚,外面白雪皑皑,万家灯火。那些带有漂亮温馨的圣诞装饰的房屋内,每家人都在欢乐地度过这个夜晚,不时外面的欢笑声传到自己耳朵里面。而自己呢?则是孤零零地坐在自己的房间里,不知道做什么,也做不了任何事情。也许习惯性地输入了YouTube的网址,却发现自己不想点开主页给自己推荐的任何视频,而只是漫无目的地东看看西看看,偶尔看着窗外其他人家发呆。

这样一种感受,我在读中学、本科和硕士的时候,在大部分的星期五傍晚都会出现。虽然强度不可能比得上假设中的平安夜场景,但的确是同一种东西。而且在某种意义上,我认为这就是我的人生的宿命。

这种周期性出现的孤独不仅是感受性的孤独,而且还是存在性的孤独。在周五傍晚,平时一起上课或一起活动的同学们不知道都跑哪儿去了,仿佛都背着自己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安排,校园变得非常安静,宿舍也没什么人。这种人走茶凉的景象,再伴随着周五傍晚的夕阳与日落,从被规划好的日程中解脱,以及“为什么有好事不叫上我”的怀疑,对归属感的需要,这些因素都统统加剧了那种强烈的孤独感。我经常想起电影《哈利波特》第一部里,哈利·波特在所有其他同学都回家过圣诞节,而自己孤身一人留在霍格沃茨的场景。

为了应对这样一种孤独,我在本科的最后一年想到一个办法,那就是每周星期五晚上都扛着电脑先去川大江安校区附近的一家冒菜店吃饭,再去奶茶店坐着,当然,我自己在那里不会干任何正事,偶尔就是对着电脑写一些无关痛痒的东西、打打游戏或者看电影,直到深夜才会回到宿舍。这种利用时间的方式并不适合每个人。有次我带着女性朋友一同前来,但她很快就感到无聊,催促我赶快一起离开。

奶茶店的老板很快就记得了我,自那以后,每周我在固定时间去的时候,她都会主动给我优惠一块钱。而奶茶店还有一位跟我年纪相仿的女性员工,她很漂亮,但着装却呈现不搭调的朴素风格。我从来没有跟她搭讪,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其中一个原因是她似乎有一个男友。

这样,我就把可怕的星期五综合征变成了一种期待,一种对独处的高质量时间的期待,变成了具有仪式感的独处。

在读硕士以后,我在武大附近找不到可以安详地享受宁静地坐着的奶茶店了,只好退而求其次,选择了一家肯德基来消磨星期五晚上的时光。那里并不安静,我记得有一个常驻在那里的小学生拿着一个低配置的平板玩《王者荣耀》,还有一个常驻在肯德基的年纪相仿的男人,他的外表规规矩矩,坐着的时候同时看着两个手机,而当附近有顾客离开,他就立即走到桌子那里,搜刮剩下的食物。还曾有一个人凑过来问我在做什么,我说我在写东西,他问我是学什么的,我说我是学哲学的,然后他就奉承武大的马院是“宇宙第一”。许多对文科仅有一知半解的中国人很容易把文科跟政治混淆起来,认为学文科就是背政治或者给政治背书。我礼貌地中止了这个对话。

而到了浙大,由于到处都没有发现合适的安身之所,我完全放弃了那一传统。那个时候我没有想到可以去附近的酒吧,而最近才发现酒吧是一个可选的地方,而且我有次遇到有认识的同学在一个星期五的晚上在一家酒吧看着自己的电脑。不过我还是认为,即便可以在酒吧独处,它也更适合休闲性独处(并且随时准备进行可能发生的谈话),而不是创作性、工作性、或学习性独处。

于是,在大约两年的空缺后,我发起了一个校内社交活动,如今固定每周末举行一次。虽然我发起它的时候没想到星期五综合征那回事,但现在回想起来,它的确成为了我过去的对独处时间的探索的替代性做法。也就是说,现在我并不通过独处来应对星期五综合征,而是通过社交。而且这是一种固定的社交,一种高质量社交,一种同样具有仪式感的社交,甚至对我来说已经远远超出社交范畴本身的东西,就像是基督徒每周星期天上午要去教堂参加服务。

组织和参与社交活动,再加上作为博士生的学术生涯本质上是不分平时和周末的,所以最近几年星期五综合征已经大大消减了。它依然会出现,但不会再固定在周五傍晚出现。感受性的孤独是存在性的孤独的基础,假如能缓释感受性的孤独,那么也会更少思考存在性的孤独。

那么,在那些周期性的感受孤独的时间,是应该去追求高质量的独处时间更好,还是参与社交活动更好呢?对于外向者来说,答案很简单,当然是参与社交活动,因为独处并不能缓解孤独。而对于内向者来说,如果自己的大部分时间本来就是在独处,那我认为参与社交活动更好;如果大部分时间是在跟人打交道,那么追求高质量的独处就更好。

许多人在孤独的时候会选择跟身在远方的朋友或伴侣联系,这虽然可以是一种方式,但不能是唯一的方式。长远来看,如果在心灵上依赖身在远方的人以及跟他们的那些并非面对面的沟通管道,这会更加削弱现实生活中的存在基础,从而加剧孤独感。

总之,孤独提供给我们这样一种挑战,如果应对得当就可以更好地向内探索或向外连接,而哪怕是回避这种挑战都会给人生带来困境,更不用说通过那些消极方式去应对了。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2 Comments
最旧
最新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白熊阿丸
1 月 前

每个人的答案可能不一样,但不管是追求内心的宁静还是逃离孤独的陪伴,这两者的核心都是为了填补那种无法说清的空白。无论选择哪种方式,孤独感最终依然是每个人必须面对的内心问题,不过,这种形式可能总是不一样的。


了解 心的道理 的更多信息

Subscribe to get the latest posts sent to your email.